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躬耕讲坛 大道健行——访我校首位“励道教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许身健教授

葛莹   10-8   阅读:
T AAA


    

法心如秤,立功先在立德;载欣载奔,仁术更有仁心——这是许身健教授的理想与追求。

许身健,博士、教授,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模拟法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曾任法律实践教学教研室兼法律职业伦理教研室主任。多年来为我校学生讲授法律诊所、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论辩技巧、专业外语等课程,教学成绩突出。主持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全校乃至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大模式的形成和推广具有建设性意义。

愿做传播光明的使者

9月9日,在我校2016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法学院许身健教授荣获“励道教学杰出贡献奖”和30万元奖金。至此,经过近四个月紧锣密鼓的组织评选,首届“励道教学杰出贡献奖”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这是一次重奖激励、激发干劲的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始终贯彻“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的重要理念。学校将“励道教学杰出贡献奖”奖项设立周期为10年,每年评选1名,奖励金额30万元,就是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重奖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的教师。作为我校首位获得“励道教学杰出贡献奖”的教师,许身健在获奖感言中针对“何谓好教师”和“良好师生关系”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在他心中,优秀教师的四重境界是:言传、解惑、身教、传道;教育的核心原则及内驱力是教师对学生之大爱;优秀教师应相信学无止境,不断充实自我。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具有职业主义情怀,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需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密切交流。

许身健常说:“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法学教育为法科生负责就是为法治发展负责。”对他而言,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责任,“一切为了学生”是其追求。

许身健积极探索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创新。2007年,国内首个专门承担并组织法学实践教学的机构——法律实践教学教研室成立,他任教研室主任,白手起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公益法律服务事业发展。

实践无理论则无灵魂,理论无实践则无生命。许身健教书育人的历程,是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写照。为了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使更多学生受益,他在躬行教学事业的同时,积极与青年教师沟通,扩大教学团队,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并主持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骨干教师职业发展计划”,将对全国100名一线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说到的那样,他希望与法大全体教师一起,“共做光明使者,点亮法大星空”。

“法大去地下室诊所值班室次数最多的地下工作者”

许身健从不做教育战线上的“远程指挥官”,反而多年如一日,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科教学的前沿阵地,早已桃李满天下的他,永远是教学第一线的“排头兵”。

许身健的教学工作非常繁重,现任法学院副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他曾经在一学期内讲授课程超过200学时,此外还安排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在主楼地下室的诊所值班室接待当事人,学生们称他为“法大去地下室次数最多的地下工作者”。

正是因为他把对学生的关爱当成了生命中重要的一项责任,他不会允许自己只停留于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邀请和要求,他几乎有求必应。即便有时间冲突,他也尽量压缩和牺牲个人时间来协调。为了参加学生活动,他有时宁愿一天往返两校区数次,有人感叹他的辛苦,他却还是那句话:“这是做老师的本分和责任”。

走进办公楼地下室的法学院法律诊所,逼仄的空间里光线并不充足,几张桌子,一部电话,许身健在这里带领学生为来来往往的当事人排疑解难。同学们心中的许身健是“春风化雨一般的老师”,亲切而严谨。能成为学生心中亦师亦友的存在,许身健最大的特点是会主动关心学生。虽然繁忙的行政工作占据着他大量的时间,但是他仍然能记得诊所里上课的每位同学,哪怕在课程结束后,还会关心他们的学习、论文情况。

曾经有一名学生初来法律诊所时,直言不讳地说,选修法律诊所,是因为它可以替代实习,可以节约时间,还能拿学分。这样的想法,让许身健感觉她不像一个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当事人身上的学生。但许身健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不对,而是希望学生在真正接触当事人后,通过自身的体悟,实现观念的转变。当这个学生在第一次接待完当事人后,她深受触动,认识到了法律诊所在帮助法律弱势群体方面的重要作用。法学院曾选修过法学院法律诊所的陈同学说:“接待上访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许老师在看似琐碎的工作中教会了我们很多法律人的情怀——讲法理、通人情,让每位当事人都能得到尽量大的帮助。”

法律诊所成立以来,为群众代写各种法律文书1000余份,完成对信件、来访和电话的法律咨询5000余次,出庭代理各种民事、行政案件100余件。建立了法律诊所网站,访问流量达到167万。许身健始终相信,学生在帮助他人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一点体现了法律职业公共主义的本质,能培养出有公益心而非利己主义导向的法律人,这是诊所教师的责任所在。

推进公益法律服务——法律人的“美丽心灵”

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身健要负责全国诊所院校的发展和考察,同时也负责“全国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在许身健的努力倡导下,七年来,全国众多法科生参与其中,最近几期志愿者以政法大学法学实验班同学为主体,奔赴全国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从事公益法律服务。仅2013—2015年这一期的10位志愿者就解答了9433件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1件,出庭198次,参与重大事项167次,为当地的法律援助事业作出了贡献。

“全国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项目的每一次会议上,许身健都会向各高校老师、律师、政府官员们强调法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法律服务的重要性。如今,该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正在形成燎原之势。正是在“好律师若良医”“德才兼备法律人”理念的指引下,志愿者们努力为当事人解答法律纠纷,践行着法律人的职业精神。2013-2015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文江才说:“在项目启动时,许老师就对我们说:‘大家现在的一小步是将是中国法律公益法律服务的一大步’。”

许身健自身也一直践行着“待当事人如亲人、践行以委托人为中心”的代理原则。有一次,一位贫穷当事人突然头晕昏倒,收容站拒绝接收,情急之下许身健亲自送该当事人去昌平中医院做CT、心电图等检查与治疗,并帮其支付医药费,不仅感动了当事人,也使学生内心受到触动。

正如许身健认为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他在对学生的鼓励中寄语了自己的心声:“为弱势群体免费代理功德无量,你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我会为你的信心和勇气骄傲,祝你德才兼备,拥有法科生的美丽心灵。”

躬耕讲坛,大道健行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许身健不仅注重在法律诊所中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而且他积极投身于公益法律服务,带领法律诊所的学生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三次在国外法学院校作为访问教授用英语为法科生授课,数十次应邀在国际会议做主题发言;应联合国开发署邀请,作为专家培训越南及蒙古诊所教师。为了响应“培养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号召,许身健积极促成“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习主席访问波兰前夕,在当地报纸发表文章称赞了该论坛。这是我校国际化交流成果也是民间外交的范例。

编书译作,笔耕不辍。许身健为国内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主编了国内第一本实践教学连续出版物、编写了实践教学系列教材并翻译出版国外法学教育名著。他于2015年翻译出版的关于美国公益律师斯特恩撰写的《正义永不决堤》,被评为法律出版社2015年十大好书之一。

躬耕讲坛,大道健行。许身健多年如一日地执着于法学一线教育,只为点亮法大学子的那片星河。

编辑 黄雨薇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