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青“椒”面对面|蔡元培:播撒理想的种子

3-16   阅读:
T AAA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青年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我们开设“青‘椒’面对面”栏目,分享法大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方面的所思所想与所行所为。让我们一起,来与法大青“椒”面对面吧!

蔡元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团委兼职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2016年至201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Law School,UCBerkeley)作访问学者(联合培养)。2013年获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十星”称号,2021年获评第九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

(记者:张嘉琪 朱晓悦 通讯员:潘云凯)

勇于尝试:从入学萌新到榜样师兄

2009年,蔡元培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大是蔡元培学术种子初埋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完成了对学术的初探并在“学术十星”和“挑战杯”比赛中崭露头角。法大也是蔡元培学术生涯扎根的地方,自北京大学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回校任教后,蔡元培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工作至今。

正是因为法大的本科学习经历,他对法大有独特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虽然我们总开玩笑,吐槽‘小破法’,但我们都很爱这里,希望法大能变得更好。”因此博士毕业后,蔡元培一心要到法大任教,他想快点回到这个给他播下理想种子的地方,并迫不及待地想在这里开花、结果。

荣获第十一届“学术十星”称号、同年在北京市和国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分获特等奖和二等奖,乍听这些成就,眼前仿佛立马树起了一个目标明确、干劲十足、一心搞学术的学霸形象。然而,这与大学时期的蔡元培却是有些出入的。

大学时期的蔡元培也与大多数的学生一样,时常也会迷茫,而将他从迷茫的想法中拉出来的是法大代代相传的严谨学风。那时候蔡元培住在菊园的八人间,舍友们的勤奋学习很快就把他带入了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他慢慢意识到大学不应无所事事地挥霍青春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努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就这样,蔡元培融入了法大的学习氛围,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后来,蔡元培不仅在丰富的法学资源里汲取养分,还充分利用法大支持学生辅修的政策尝试探索其他专业、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拿到了经济学学士学位。除了辅修,蔡元培也与很多大学生一样加入学生社团,并从一名新生部员做到了社团骨干。正如蔡元培当年与师弟师妹交流时说的:“在没有发现你的兴趣和专长之前,最好保持全面发展。无论是读书、参加社团,还是创业,只要有机会又不冲突,就可以多去探索尝试。”

始于热爱:从求学者到为学者

“要想做好学术,我们定要做好和漫长黑夜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否则就看不到黎明破晓这样美丽的景象。”蔡元培这样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而蔡元培选择法学学术研究这条路的原因也的确出于“热爱”二字。

虽然在本科期间蔡元培就已经获得了“学术十星”的奖项,但他却是在研一的时候才真正发现自己热爱学术研究并决心一路走下去。此时此刻,周围同学都忙于找工作、实习以及复习各类考试。但蔡元培却更喜欢待在图书馆里,他有时看书,有时写论文。当时,蔡元培的导师汪建成曾问他:“你以后想做什么?想不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而蔡元培并没有立马回答老师,他继续泡在图书馆里,搬“知识”之砖。每次产生新的灵感,或者完成一篇新的文章,或者文章被某个期刊采用的时候,他都会感到由衷的激动和欣喜。

“在那一刻我就想,为什么不一直做下去呢?”初入学术之海乘风破浪取得的小胜利使得从事学术研究这个想法在蔡元培脑海里生根了。于是在一星期之后,蔡元培找到导师:“老师,我想好了,我想读博士,我想做学术。”他喜爱在学术之海遨游时的那种富有创造和挑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的披荆斩棘是一种不具有任何束缚的自由。知识尊重每个个体的加工和体悟,与蔡元培从事学术研究的想法相伴而生的是他的职业梦想以及求学规划:“在高度内卷的'996'年代,时间是最难能可贵的。要是以后有幸做一名大学老师,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我在那个时候选择了硕博连读。”

蔡元培本科就读于法大。曾经传授他法学知识的老师们,如今又身体力行地引导他如何做学术、如何站好讲台、如何教育学生。

蔡元培参加“学术十星”大赛时的指导老师是元轶和洪道德。两位老师高屋建瓴,不仅纠正了他论文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对完善论文的标题、注释也提了很多意见,传授给了蔡元培做学问的方法。蔡元培还请教了其他老师,他们也都不同程度上给予了帮助和指点。而在创新项目答辩时和老师们的学术争议,又给了他新的灵感与启发。答辩完后,他结合老师们的观点和意见,再次梳理整合了自己的想法,重新打磨了文章,论文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因此,学生时代深深受益于老师严谨负责的他十分明白老师的指导和关怀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重回法大任教的他,也始终真诚、负责地为自己学生的论文提出建议,解答学生的问题。国际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梦洁在准备“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时,围绕赛题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中有关“刑事证据”的问题向蔡元培多次请教。当时被老师认真负责打动的蔡元培现在又亲自践行法大人代代相传的“师道”,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在她撰写和修改论文的过程中,蔡元培总能及时回复,并逐一指出她文章中存在的“案例数据检索不足”“学术用语不规范”等具体问题。

当蔡元培以“教师”身份入职法大以后,在偶尔感到教学技巧不足、学术规划无序、工作力不从心的时候,这些当年教授他法学知识的老师们,又以同事的身份伸出了援手,指导他如何平衡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他解决了很多现实困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生之间薪火相传的精神在蔡元培和他的老师们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传承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职业使命,一种对待学生、对待教学的态度。

厚积薄发:从师兄到师长

蔡元培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课时候的状态:“非常紧张。我第一次开课是在环阶,下面坐了两百多人,我站在前面甚至都感觉到自己腿软。知乎上有一个帖子,发帖的是一名课上的学生,他描述了我第一次开课的情形。他说我第一次上课声音都有些颤抖,上了一两周课才逐渐恢复正常。”

虽然教学路上会遇到困难,但是蔡元培选择相信自己,同时更认真地对待教学。他选择去不断上课来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一开始四个课时的课程要整整备课三天,但他相信厚积才能薄发,用充足的准备来弥补经验的不足。“我认为作为老师,上课是最本职的工作,老师们可以少写两篇论文、少拿几个课题,但要对学生负责。”蔡元培老师在2018年入职法大,三年后就获得了“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称号,这和他对教学的认真态度是有密切联系的。

对蔡元培而言,面对学生,师兄和老师的双重身份让他更加容易和同学们接触,更加愿意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指导他的师弟师妹们,对于同学们办讲座、办活动、申项目、写论文的各种邀请,只要有余力,他几乎都不会拒绝,平均一个秋季学期就要指导30多篇学年论文。对蔡元培来说,从师兄到老师的身份转变终究要完成,他准备好以另外一种身份来帮助学生成长。

追寻法治情怀:让法治理想照进法治现实

在蔡元培看来,支撑法律人在法学道路上一路走下去的,归根结底还是那一份对法律学科的自信与对法治的向往与热爱。蔡元培时常鼓励学生:“法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很多世界著名大学都设有法学专业。学习法学,可以和人类历史上最睿智的大师们对话。所以法学有一种厚重感,这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优势。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一个只懂技术的人很有可能随时被机器取代,但是法学一般不会,或者至少目前不会。所以学习法学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片面追求短期效果,法学专业的优势在于中后期,这一点和医学很像。”一个法律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心里对法学的热爱、对正义的追求就像一颗种子,深埋于土壤,无声无息,却悄悄伸展,吸收充盈的营养,逐渐生根发芽,经历过风吹雨打,破土而出,在多年书籍的浇灌下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为更多人撑起一片由公平正义支撑的强壮、广阔的荫蔽。

蔡元培也承认,法学是一门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学科。正是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才彰显出理想的宝贵价值。着眼现实是必要的,空谈理想是错误的,但一代代法律人正是在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法治理想的指引下不断丰富着现实、完善着现实。

“法治如果是近在咫尺的,那么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投身于法学了。”蔡元培老师补充道,话语中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法治情怀。他是一个谦虚的学者,一个负责的老师,一个有理想的法律工作者。他受教于法大,教学于法大,曾经的“学术十星”获奖者指导自己的学生也获得了“学术十星”,像一路走来帮助过他的老师们一样,把他的法治情怀以及对知识的敬畏传承下去。

编辑 张倩倩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