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人物】传道授业 师者谆谆——专访国际法学院院长莫世健教授

来源:陶琦 赵佳慧  10-16   阅读:
T AAA

“何思何虑,居心当止水;勿助勿望,为学当流水”,这是他的座右铭。作为一名学者,他有着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作为一名留学归国人员,他有着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作为一名教师,他有着教书育人的不懈追求。他就是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莫世健教授。

从吉林大学毕业后继续前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深造的莫世健,毕业后等待他的应该是无数的选择与机会,然而最终他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在他看来,“这也许都是一种机缘”。他也曾想过从事其他的职业,但经过一些尝试后还是决定留在学校。他解释说,其他的职业大多都要忙于事务,所以还是学校比较适合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潜心做研究。

刚毕业的时候他任教于澳大利亚大学,同时还取得了澳大利亚的律师资格证。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条件已经是绝大多数人所梦寐以求的了,然而莫世健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前往香港大学任教。在他看来,当时香港离大陆更近,发展趋势良好,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教学工作都有有更大的发挥空间。2003年,觉得大陆更有发展前景的莫世健又再次选择了回到大陆,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于是,想要更多时间做学问的莫世健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呆便是17年。

在境外求学和教学的过程中,国内外的不同教育模式让莫世健一直都在思考着、探索着适合大陆的教学方法。他观察到,大陆的学生由于竞争压力大,学习大都十分认真,同时本身也十分的聪明,在考试中比香港和外国学生成绩要优异得多。然而香港和外国学生竞争少,大部分人很轻松就能上较好的大学,虽然在考试中可能比不上国内学生,但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却有着很大的优越性,比国内的学生更具有互动性、更善于思考。由是,他认为对国内学生的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这成了莫世健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坚持的准则。

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课堂上莫世健总是寻找一些机会鼓励同学们去独立地思考问题。他认为,学生应该主动去接触一些新的事物、新的知识,并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无论什么学生,在他看来最需要具备的就是踏实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学习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好走,最关键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努力”,莫世健始终这样教导着学生。

现在,莫世健在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的同时还兼任着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在这些繁忙的事务之外,莫世健不但给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课程,还亲自给本科生开课。在他看来,给本科生开课不仅仅只是一种任务,更是为师者的责任。本科生需要这样一些有特色、有机会了解不同法律思维的课程,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深造和未来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旁人看来,既给硕士生、博士生开课又给本科生开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本科教育和其他教育模式的不同需要教师思维方式的不断转换,莫世健却认为其实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只是教学的侧重略有区别而已。对本科生而言,重点是训练他们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介绍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硕士生和博士生而言,则主要教授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无论对象是谁,他觉得自己最要做到的都是尽力将知识讲明白,让学生真正接受并掌握这些知识。

身为国际法学院院长的莫世健,除了本身教学经验丰富,平时对学生也十分和蔼可亲,因此深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对于来自学生的肯定,莫世健谦虚地说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在他看来,一个教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学生,切身地去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更重要的是,自身应该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他认为,教师的道德品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品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同时,身为教师还应该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方能培养出实用型人才。莫世健还风趣地打了个比方,教授知识在某种角度来看其实也像是一种服务,一种知识性的服务,教师应该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并竭尽所能使学生真正收获到有价值的知识。

莫世健长期以来致力于双语教学的研究,其《国际货物买卖与支付》和《普通法商法原则》被评为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他作为带头人的国际法双语教学团队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双语教学在他看来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方式,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锻炼和加强,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为直接地了解外国的法律。然而,他认为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国家对于双语教学还未给出规范的模式,这就造成了各个老师教授方式的不同、各个学校双语教学层次的不同;同时许多大学师资力量较弱,还不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这些都是有待于日后去加强和调整的。他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经过对教材的调整统一和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中国的双语教学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并得到长足发展。

他始终认为,大学究其根本是一个发展知识、传播知识的地方,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最重要的是关注知识的实用性、不断加强学科的综合性,以更新知识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他,正是这群传道授业解惑、不断推进中国教育事业新发展的无数教学工作者的一员。

古今中外,胸怀法治天下;时政民生,论道经国纬政,这是一名法学求学者。一笔一动,描出知识瀚海;一字一顿,培育桃李成才,这是一名法学教育者。这就是他,莫世健。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