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专题  >  2017毕业专题  >  感怀  >  正文

梁兴博:再见法大

来源:13级刑事司法学院 梁兴博  梁兴博   6-21   阅读:
T AAA

意识到要和法大说再见了,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总觉得自己是与法大紧密联系的孩子,却没意识到别离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即使不愿意,还是应该好好道个别。

法大之于我,是安稳的栖息之所,是将我带入浩瀚知识的师长,是用挫折和失败重塑我精神的严父,是在我前行时给我披上铠甲的生母,是我度过人生中最美好四年时光的地方。

回想刚来大学时,大家常常以高中时的母校为标签聚在一起,慢慢也会发现不同高中的学子常常有不同的风格、气质、习惯甚至习气,高中时学校对人的影响已如此明显,可想而知,大学对人的塑造和打上的烙印一定更为坚实,这种烙印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每一个法大学子的肌体,深入骨髓。我很庆幸来到法大,在潜移默化中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精神给养。

法大是法科强校,人文气息浓郁,所谓“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自然而然校内辩论的风气盛行,大家对时事热点也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参与的热情,对于校园生活自然有很多关切和意见,对于真相和真理以及正义的讨论时常锱铢必较,然而在这四年过程中,我常常对这种法大势必会为我打上的烙印保持怀疑和警惕,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在相对单一的环境下变得狭隘或是偏激,以为自己是在试图摆脱法大对我的影响,殊不知,这种怀疑何尝不是法大烙印中弥足珍贵的一种。记得《沉默的大多数》中举过一个例子,说的是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中的一个场景,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王小波说他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这一段在最初读到的时候也使我感慨良多,也使我感激法大教给我要时刻保持怀疑态度,保持独立、审慎、理性的思考。我想这是法大带给每一个法大学子最珍贵的精神食粮。

在这四年时光里,我很庆幸自己保持着阅读和写日记的习惯,无论何时都有自己用来面对自己的安静的地方。阅读是有趣的,他既让人感到有所长进,又使人觉得自己毫无才华,而日记是面对自己最直接的方式,现在看来自己写日记的时候,还是做到了比较坦荡,也尝尝惊讶于面对自己的时候,竟然表现出不同于平日的励志或是荒唐。我的日记里大多记录平日的情绪或是一些检视自己的心得,回头翻看这些日记,就像模糊得重新感知了这四年的时光,重新咀嚼了其中的焦虑、希望、快乐、坚定和迷茫。大一刚来大学,在懵懵懂懂中,沿着冥冥中注定的方向对大学进行探索,如盲人摸象,小心翼翼却乐此不疲。大二的时候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枝芽,在大概是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里,和身边的人一起忙碌、快乐,好像从没感觉到疲惫,但隐隐开始思考未来,对于突然出现的大量未知感到有些彷徨。大三对于我来说是最有分量的,这一年我的生活充斥了最多的尝试、焦虑、失败和遗憾,却也给了我最多的成长,使我常常觉得,大三那个暑假过完,其实我已经毕业了,当我意识到我不用再选课不需要再进入课堂的时候,我想我已经走出了围城,只能在围城之外观望了。大四的时光确实要清闲一些,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体悟和回想过去的点滴,有的时候心里突然感觉增添了许多岁月。想到这四年,我想到日复一日的梦想。

总体来讲,当我细细回想这四年时光,我很感恩大学期间认识的同学师长都很友善地对待了我,使我依赖,使我感到温暖,使我坚定的走在路上。也感恩在大学期间经历的挫折和失败,我想在这四年中我所想要做成的事和有过的尝试,大概失败的远比成功的多,我很庆幸有这样的结果,让我仍然好奇,仍然饥饿,仍然渴望,仍然充满力量。

写到最后我想起了一个场景,我常常在晚上打电话询问室友什么时候回来,方便带点宵夜,我想这是对于法大诸多不舍情节中的一种,通过这些密密麻麻情节的串联,共同构成了对于法大难以割舍的羁绊,我会怀念刚到大学时陌生的感觉,我会怀念刷夜之后再去吃早点,我会怀念聊天通宵达旦,我会怀念临近考试有人自挂有人潇洒,我会怀念紧张备赛也忙里偷闲,我会怀念尝试恋爱未果,我会怀念辗转反侧的夜晚,我会怀念意气风发的步伐,我会怀念谈情怀谈理想不觉得害臊,我会怀念我的青春岁月,也会怀念此间的少年。感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虽然不舍,但是终于还是要说,再见了。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编辑 陈睿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