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推进目标责任制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借力传媒专业办学特色,开创法治新闻崭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9-04-12


根据与学校签订的“2018-2022年目标责任制任务书”我院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一起努力,加快学院“双一流”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一、前期动员工作

我院组织全院教职员工会议,传达学校目标责任制精神,学习目标责任制各项指标要求。会议上学院将各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把目标分解成具体每个研究所目标,最终分解到教师个人,保证目标有效实施和完成。同时制定规则,将目标完成情况和老师的考核挂钩,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督促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学院也制定惩奖制度,实现奖励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允许范围内提供支持反哺教学科研,健全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促进学院目标责任的完成。

二、签订学院目标责任协议

学院将目标责任书按各研究所、行政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了分解,与各研究所所长和行政单位负责人也分别签订了院级《目标责任协议书》,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责任、严肃考核。要求各所各行政单位认真盘点日常工作,以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找短板、补短板,力争在核心指标上有重大的突破。

三、完成学院任期责任目标的主要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方面:立足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前沿,依托法治新闻专业特色,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业务精湛、科研能力突出、师德作风过硬,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优秀教师队伍。着力从提高教师博士学位比例、海外学习经历、招聘优秀青年教师、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领军人才等五个方面提高学科发展硬实力。

2.人才质量培养工作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期间提出的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要求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夯实专业基础教学,设计创新实验载体,提高服务法治能力。特别是结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特色,坚持课程改革创新,严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质,构建起高起点、宽口径、厚基础、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具有“法大特色、法治风格”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全力为国家法治建设“种好责任田”。尤其注重优秀教学成果运用、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加大教材建设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优秀在校研究生培养,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3.科学研究工作方面:调整新闻传播学专业办学定位,加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法治日报社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合作,突出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服务业务实践;优化科学研究激励体系,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实现科研创新联动发展。特别是注重引导和激励中青年学者加强科研申报、出版学术专著、发表论文、高质量论文(A刊、权威)、国际期刊论文、申报纵向科研项目,全方位提高学院科学研究实力。

4.社会服务声誉工作方面:依托法治新闻与法治文化研究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智库作用,重点面向国家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社情民意,开展公共决策论证,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知名学者撰写咨政报告作为重要咨询建议,积极为省部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积极举办全国性、专业性学术会议,搭建学界和业界沟通对话平台,面向国内30多所高校举办的“从规范共识到价值共识”:新闻伦理、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专题研讨会,广受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专家好评,传播伦理领域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5.国际化水平工作方面:广邀国际知名大学教授讲学,强化双方教师交流合作,通过学期开设国际课程,提高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鼓励我院具备双语教学能力教师,强化国际化课程设计,特别是面向外国学生开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课程,全方位强化中外文化和学术交流。鼓励优秀本科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国际实习实践项目,参与国际专业学习或攻读学位,培养方案增加了国际学分,从顶层设计推进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教育背景、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经历、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的国际型专业人才。

四、目前我院推进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8年底,我院共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占教师比例83.33%,到达C级标准;具有海外经历教师23人,占教师比例76.67%,到达A级水平;青年教师21人,占教师比例70%,到达A级水平。高层次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是我们后期工作的重点。2019年学院引进计划4人,目前已有2位通过学术考察,正在进行洽谈之中。为支持新专业建设,网络新媒体专业师资引进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学院出台教师国内进修和学术活动资助计划,鼓励跨校、跨专业、跨地区开展科研协作,激励拔尖人才产出更多成果。

我院教师2018年新增出版学术专著1部,近三年共10部,年人均0.107部,达到指标B级标准。新增C刊论文8篇,近三年人均C刊论文0.45篇目前处于C级标准,近三年发表高质量A类论文1篇,人均0.03篇,此项我们还在继续努力。18年新立项纵向课题3项,近三年年均3项,处于B级标准。今年有两份重要咨询建议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省部级领导人批阅,达到C级标准。我院朱巍老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采访,媒体传播的影响力达到B级标准以上。近三年年均举办国内学术会议2场,达到A级标准。我院在科研获奖和国际期刊发文方面有所不足,我们也鼓励学院老师朝此方向努力。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与我院共建单位光明日报社光明日报社共同建设的“明政智库”及 下设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政法舆情研究中心”“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公共传播研究中心”四个中心也积极与各地党委、政府部门、各类智库及社会组织等展开合作,共同组成专项课题组、协同创新同盟,广泛吸纳光明日报、中国政法大学记者、编辑、教师、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我院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绩效突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做出突出贡献,运用新知识新理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科学普及、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刘斌教授担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姚广宜教授为法治新闻的专业化建设提出内参建议,姚泽金教授参与新闻传播教指委、阴卫芝教授参与全国记协伦理道德建设,朱巍副教授参与互联网立法和网络共享经济咨询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

我院目前尚未接收国际教师,力争到2020年引进1名国际教师;开设4门国际课程,已超出A级标准;英文课程共开设1门,达到C级标准;今年我院参加国际交流的教师有4名,占教师总数比例为12.9%,历年来参加过国际交流的教师共22名,占比为71.0%,已达到A级标准;今年我院参加国际交流的学生共12名,占学生总数比例为3.2%,达到C-级别标准;在学科国际化推广方面,我院推广工具还在建设和制作的过程中,争取尽快拥有数据完整、内容丰富的英文网站和英文宣传册。

编辑/陈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