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毕业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2019毕业专题 > 正文

【教授午餐会第16期】(毕业生专场) | 刘智慧谈“毕业如何不迷茫”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发布时间:2019-06-26

2019年6月14日,第十六期教授午餐会在国际交流中心听风厅举行,本次教授午餐会专门面向2019届毕业生开展,旨在为毕业生提供一个离校前与老师近距离沟通的机会,再次聆听恩师的嘱托与教诲。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智慧老师与国际法学院刘岩、民商经济法学院苟县芳、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宗亮、刑事司法学院肖毅、牛昊和袁敏六位同学共进午餐,共同探讨了“毕业如何不迷茫”这一话题。

(第十六期教授午餐会毕业生专场顺利举行)

刘老师首先了解了六位同学各自的毕业规划,其中有同学计划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但多位同学准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刘老师为同学们分析了“保研”和“考研”各自的优势。刘老师根据目前的形势告诉同学们法学专业保研竞争很激烈,多数学科淘汰率基本达到报名人数的三分之二;保研录取名额几乎占到了目前法学专业总录取人数的一半,剩下名额才是通过研究生考试进行录取,尤其在法学专业录取名额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竞争会更加激烈。她表示,保研后,会有很多自由的时间去为将来硕士阶段的学习做准备:如果希望在硕士期间出国交流,就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相关外语考试;如果希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术训练;如果想要有些法律实务体会以促进读研后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开展实习。而考研也有好处,一则因为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可以把专业领域的各门功课重新浏览一遍,对于体会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联,加深对于很多课程的理解,扎实自己的法学理论基础都有好处。二则考研本身更是一种人生历练,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人的韧性。

刘老师十分鼓励同学们攻读硕士学位,她认为,对于本科阶段对社会的认识还是较为片面和简单的同学,读研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过渡,期间可以尝试去逐渐接触社会。但是,刘老师不建议同学们在硕士阶段去追求过多的实习经历,因为“实习经历的多寡与将来是否容易获得工作机会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人单位更关心的是你在实习期间学到了什么,而非有多少个实习。”刘老师建议同学们在硕士生期间应集中精力先读书、写文章,完成学术训练,之后再去针对性的准备实习。

在和同学们讨论目前不确定的职业规划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时,刘老师认为,有确定的职业规划当然是好的,但从人的一生来看,不管是朝哪个方向走了几步,每走完一步都是对人生的积淀。即使是走错了,走反了,也因此让你知道了什么是错误,什么是正确或者适合的方向。这其实也是一种正方向的积累。对于毕业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的同学,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职业起步点不够高,因为一切伟大的行动和事业,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刘老师认为法大的同学们都很优秀,所以毕业后很可能需要不断处理最前沿的问题,但最前沿的领域总会让人感觉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为此同学们可能需要经常面对“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完美”的挑战。所以,刘老师建议同学们不必去苛求让自己过于完美,否则会大大降低幸福感和成就感。刘老师认为,人生难免有坎坷,经历过坎坷的人会更加坚韧,会更具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经历挫折时不必过分失落。挫折过后,或许更有机会换个方向看看,要相信经历挫折会对将来的成长会大有裨益。

教授午餐会是学生处和后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推出的一项新型师生交流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五期。活动希望搭建师生近距离沟通的桥梁,倡导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畅谈,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实现思想碰撞和情感交融。“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和“尚学法大”微信平台将持续为同学们提供教授午餐会的活动通知和报名通道,并分享相关活动信息。

编辑/黄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