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涵育高尚师德践行铸魂育人 实施人才强校巩固核心力量 ——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

发布时间:2021-03-16

(记者 黄楠)2019年5月28日,应松年、徐杰两位教授获得“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这是中国法学会为弘扬老一代法学家的优良传统,铭记他们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构建和法治中国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而特别设置的奖项。校长马怀德在颁奖仪式上表示,两位教授是法大学术泰斗,是行政法学科和经济法学科的奠基人,为各自学科的建立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十三五”时期,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对标“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学校党政部署,坚持以《一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为总揽,全面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五大工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一流师资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师德师风规范先导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夏阳酷暑又正值暑假,但2020年度教师暑期学校暨“厚植爱国情怀,涵育高尚师德”第二期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班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现在对大学教师应当怎样立德树人、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有了初步的思考。”刚刚参加了本次培训的刑事司法学院新任教师张可对“大学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师暑期学校作为学校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利用暑期,集中时间对学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爱校爱生一直是法大的优良传统,从法大建校开始,就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崇教爱生的优秀教师。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自身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实际含义。”副校长李秀云说。“十三五”期间,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师德先行。先后搭建了校院两级师德工作网络,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共抓、部门协作、院部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出台10余项规章制度,构建起师德综合制度体系。注重以“学”养师德、以“思”强师德、以“悟”护师德。学校将每年9月定为师德建设宣传月,举行年度师德建设优秀案例评选、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评选、研究生优秀导师评选等活动,选树师德典型,共有20名教师获得校级师德表彰。在“以德为先,身正垂范”的价值观引领下,学校涌现出多名师德先进典型,如2017年,栗峥法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刘智慧获评“寻找最美教师”特别关注奖项;2018年,王敬波、赵天红入选“北京市师德先锋”。

——育引并举 探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16年,巫昌祯教授当选央视“年度法治人物”;应松年教授荣膺中国行政法学“终身成就奖”;夏吟兰教授入选“全国三八红旗手”;李居迁、邰丽华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8年,赵旭东教授、王人博教授入选201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应松年教授、徐杰教授入选2019年第二批“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田力男教授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奖”;霍政欣教授获评“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

教师强,则学校强、教育强。“十三五”期间,我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出台《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按照“育引并举”“梯队式分类”“薪酬激励”“岗位绩效管理”的原则,注重成果和贡献,区分教师层级进行分类培养,按“钱端升特聘讲座教授”“钱端升讲座教授”“钱端升学者”“钱端升青年学者”实行分类支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在教育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等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人数上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40人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和计划,学校共新增62人次担任重要学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职务,进一步强化学校在法学界的优势领先地位,彰显法大担当。

——优化老中青梯队 “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院部、学科教师队伍结构的动态化监测,根据全校专任教师学科分布、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有的放矢地招聘和引进人才。学校共招聘和引进专任教师252人,既有熊秋红、喻中等学科领军人才,也有刘静坤、陈征等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以及沈伟伟、刘晔等青年后起之秀,实现了老中青教师的有序衔接,使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大为改观。

育才由育师始。学校还通过退休返聘、延迟退休、特聘讲座教授等,发挥资深教授的引领作用,激励后学、倡导创新;通过实施钱端升讲座教授和学者支持计划,为中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充裕的资源支持。中年教师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和计划的人数显著增多,日益成为各自学科的领军人物;通过构建青年教师的多维培养体系,促进青年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学校青年教师纵向项目共有179项,法学三大刊发文32篇,共有学术创新团队41支队伍。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项目,体现了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担当。

——加强国际化建设 培养国际话语权的发声人

“十三五”期间,我校积极组织各类海归专场招聘活动,走出国门延揽国际化人才。持续推进海外提升项目和其他国际交流项目,派出教师赴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进行专题研修培训;开展教学能力自主提升工作坊建设,邀请海外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培训。目前学校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经历的教师573人,占比58.42%,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学校教师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共133场次,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声音。

回眸“十三五”,学校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坚持育引并举,机制创新,培评结合,多措并举,协同创新,严格管理,立足发展,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好,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开创了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兴校必先强师,为学莫过于重师。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制定各学科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完善评价体系,搭建教师实践锻炼平台,坚定不移地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各方面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编辑/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