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法大

一九七九年十月,我到北京政法学院后被分在七九级一班,从此和一班同学结成了终生不解的同学友情,开始了我的美好人生。至今,四十年了,与我们班同学相关的许多情形在我的记忆中仍然特别清新。

我们宿舍七个人,除我之外还有北京的田如海和李生、福建的杨超、江苏的唐醒民、山东的王岩坡、河北的郭凤武。我的岁数最大,唐醒民排第二,其他几位都比我小好几岁。

我们宿舍的几位同学都特爱学习而且都非常优秀,和他们相比,我除了岁数大并且在社会上混过几年之外,一无所长。他们绝大部分课外时间都在教室学习或者在宿舍看书,勤奋学习使他们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记得,有一门课考试,他们几位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唐醒民和郭凤武两位取得了满分100分。杨超特会学习,平时不慌不忙,每逢考试总是第一个交卷还老得高分。李生不但学习是“狗撵鸭子呱呱叫”,而且经常说些笑话让大家开心。他为人热情、实在,他有辆自行车,回家和返校经常骑车,不光一班很多同学而且外班的一些同学都借用过他的车,我则是他车的“老用户”。有个夏天的晚上,都快10点多啦,我酒瘾大发,借他车先去北太平庄、后到新街口、西单,均未喝到酒,12点多一直骑到北京站口西南角那个昼夜24小时营业的啤酒店,买了一碗啤酒和一碟花生,喝完吃完才心满意足地蹬车回校。回到一号楼都已一点多了,李生没有半句怨言。田如海除学习好之外,会画画、下中国象棋,多才多艺。他毕业后很早从事律师工作,我们班同学聚会都是他带照相机拍照,大家对他拍的照片都十分满意,可见他的才艺素养厚实。王岩坡是山东人的典型,大学四年山东话没有改口,学习用功、生活节俭,话语不多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水分”,对刑法学兴趣浓厚,毕业后先后担任过中级法院刑庭庭长、市重点区检察院的检察长等职务,所学所用而且学用有成,实为一生快事。郭凤武是班上的团干部,热心班集体事务,关心同学,行为做事颇有燕赵古风,本科毕业后不久考取法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现在是北京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资深律师。

我们班的教室是教学楼403号。我印象中,最初班里同学是34位,但开学不久,赵燕士和李晋京两位调到其他班。之后,11位女生、21位男生结成了四年的同窗。同学中,庞继英岁数最大是大哥级同学,我和班长傅立英同岁,许智慧、倪洪智两位好像都才15岁多点。

夏吟兰同学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把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体系化的图表,粘贴在我班教室里供大家参考。图表很快吸引了其他班许多同学来观摩,不少的外班同学还做了详细地抄写,对全年级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助益。她本科毕业后考上本校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专攻婚姻法方向,在理论和实务中成绩斐然,是全国著名的婚姻法专家和优秀的妇女工作者,多年担任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会长,前几年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陈爱江同学担任班级生活委员,为全班同学按月领、发饭票、粮票和其他生活用品,事无巨细、精细周到,四年如一日,大家称他为“总理”。

祝聪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大学生游泳比赛,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为学校争得荣誉,也是我们班的光荣。祝聪同学和他爱人蔡艳敏(我班女同学)虽然都不幸英年早逝,但是,在我们心中永驻的形象是:祝聪依然那样英姿勃发,蔡艳敏总是那样欢乐向上。

不夸张地评价,许智慧是个“嗜学”者。四年中间,她学习的勤奋劲头我们班人人皆知。她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便很快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又很快地公费赴英国留学,学成后回国,曾经多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马晓玲、沈涓、倪洪智、苏桂筠、庞桂芳、赵焕菊这几位女生都是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同学,她们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优秀的品行给我们班增光添彩,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王素香同学虽然毕业不久就因疾去世,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没有忘记她朴实、好学的形象。

洪波同学在校期间学习不慌不忙成绩不错,生活有条不紊,态度不急不躁,现在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也就是说,我们班先后有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啦。

魏庆保同学经常帮助全年级12个班和403名同学收取、分发报纸和个人信件,得到同学们的感谢和夸赞后只是报以微微一笑。在我心目中,他是个对人真诚和热情的青年人,这一点,不仅在校期间给我留下印象,三十多年后,他第一时间从武汉奔赴广州精心操办祝聪同学意外离世的善后事务,更加深了我对他优秀品格的认识。我想,我们班同学都会为有这样的同窗感到欣慰和自豪。

我清晰地记着林向东,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标配服装是一身正规的军绿衣裤,经常和同学讨论一些问题。虽然他离开我们了,但还在我们心中。

王一民同学起初是班级体育委员,后来担任副班长,四年里为班集体做了大量的工作。李琦同学担任班级体育委员之后,推进了班里的体育活动的开展。任学良、沈泽敬、欧金华、解海山、闫鸿意等同学都十分关心班集体事务,不但在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而且经常提出很好的建议,帮助班委会作好班里的事情。

傅立英担任班长为班集体的学习、集体活动、班集体的荣誉甚至同学们的个人事务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赵焕菊同学在课余时间经常帮全年级12个班分送报纸和个人信件,她参加女子手球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那个年代,城市人口(包括大学生)的口粮都有定额,我班女同学们经常把自己的饭票送给男同学们,给我们男生留下了永远的美好记忆。

七九级年级办公室号召全年级12个班争创“三好班集体”,班长傅立英和副班长王一民传达了年级办的会议精神后,班委会讨论认为我们班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搞好全班的学习成绩,同时要坚持多做好事,全班同学一致积极参加争创活动。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获得“校三好班集体”、“北京市大学生三好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和司法部还安排我们班集体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这个荣誉是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属于七九级一班全体同学,也属于中国政法大学。

1983年我们毕业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外地同学来京出差还是在北京的同学去外地出差,再忙都要挤时间和同学聊聊、聚聚。现在我们经常用微信联系,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我们的同学友情与日俱增。

今年是我们相识70年,祝愿亲爱的一班同学健康、快乐、幸福!

(作者刘心稳,1979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现已退休)

上一篇:大学往事(吴兴印)

下一篇:写在母校六十五周年华诞之际——回忆我的大学(郭晓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