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中,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主要著作有《检察制度原理》、《证据法学》、《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等。 曾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项。2014年,担任我校中国司法文明指数项目组副组长。
3月2日,《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我校召开,这份报告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工具,也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了一面“镜子”,同时还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程度,是我校中国司法文明指数项目组倾尽心血与努力之作。作为项目组副组长的张中坦言,从个人感情上,他很珍惜这份报告,也很期待它发出之后的反响与反馈。
常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兼硕士生导师张中便是如此。衣着简洁、声色亲和的他,透着温和的态度与厚重的气质。他置身书海,勤勉于学,却只求无愧于心;他亦师亦友,诲人不倦,却笑称互教互学;他精于学术,著作等身,却自谦不敢妄居“学者”二字。在这个充斥着爆料与自我爆料的时代,他却秉持最本真纯粹的初衷,以一颗平常心,不断探索,默默耕耘。
简单朴素的愿景
有人说,梦想可以远一些,可以五彩斑斓,甚至可以天马行空,这样,即使日后没有得以实现,也至少曾经有过美好的想象和祈愿。然而中学时代的张中,却并没有那般虚无缥缈的幻想,“当时人的观念比较朴素,只是觉得警察、法官、检察官这些人可以扬善除恶,所以想要选择法学。”在彼时的张中眼里,将不法之人绳之以法便是他所期待的未来。
然而,在与法学相识相交相伴四年之后,张中对法学兴趣愈浓愈深,也对法学尤其是刑诉法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会。曾经以为刑诉只是程式性规则性制定的他,在日渐深入的学习与老师的讲授中,发现看似冷酷规整的规则背后有很多典故和故事。张中认为,这些规则背后的故事,既是规则本身规范意义的体现,又反映了人们对法律的一种期待。从此,张中便与实践性强、与生活贴近度高的诉讼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对这句法律格言有着强烈认同感的张中,在继续自己刑诉法研究的同时也开展了对证据法的探索。在他看来,证据是链接刑法刑诉法的轴轮,离开了刑诉的刑法是一纸空文,而离开了证据法的刑法、刑诉法便都成了一纸空文。“证据是法治的基石,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
问心无愧的耕耘
治学研究在常人眼里是一件极为枯燥繁琐的事,在青灯下与大量文献相伴,只怕再火热的激情也会被消磨成平静。而张中却对这种看似乏味的探索乐在其中,在兴趣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他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研究越深发现自己越无知。”张中谦逊地说,“我的研究习惯主要是捕捉当前的热点问题,然后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围绕专题去找书面材料,实时关注日常生活及网络上有关的案件。”对问题与争议穷根问底的习惯,促使了张中研究的不断深入。
困境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没有坎坷曲折的人生也会少几分回想的滋味。在张中刚刚步入职场生涯之初,曾怀抱满腔热血和期待投入于事业。然而,在一番倾注心血的研究之后,却发现有些努力在他人眼中是一场空。“后来发现你所研究的东西可能不被别人接受,甚至你认为是对的,别人也认为是对的,但是你拿到社会上去用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张中坦言,“有时候,学术无用论的思想也会影响到自己。”
为了解开心中的郁结,张中也时常与自己的导师及同事聊天、交流。他在研究所中组织“集体备课”的活动,选择一个研究所里老师们均有空闲的时间段,将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自新的研究心得和发现。在这期间,大家一起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论,同时也会倾诉各自研究时的困惑与瓶颈。在交谈之中,每个人都有了新的体悟和感受。
只是曲折的弯路,终究需要自己才能走出坦途。在几番挣扎和深思之后,张中逐步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和期待,不再盲目期待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当下便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是希望能在若干年后,逐步为人所接受。即使不被接受,这番探索也是对自己认知欲求知欲的满足,至少不负自己最初的坚持。
从充满幻想,到坦然相待;从希冀收获,到只问耕耘。成长是心态的转变,而成熟则是心境的平和。
教研相长的快乐
为学,因心底不灭的兴致与渴望;为师,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张中认为,仅仅传播知识是不够的,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们法学的思维习惯与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更为关键。
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非在校园象牙塔中纸上谈兵,张中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丰富讲课内容。他坦言,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在课下至少要准备两至三个小时。他力求每年教案中都有不同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会把过去一年或半年,新近发生的或在网络与媒体上比较有争议的案件,用PPT、照片、视频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探讨和辨析。
同时,张中提到,纵然学术与教学在很多人眼里存在时间精力的冲突,但事实上,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也会把课堂上学生的一些观点纳入到学术论文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思想,而他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将学生的观点加以梳理、补充和修缮,介绍给自己的同行,对学术也是一种促进。
曾经在一节关于伪证罪的课堂上,学生们关于伪证的使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强烈的头脑风暴中,涌现出很多新鲜的想法和观点。“有些学生说到了我过去没想到的地方,有的说法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外行,但即使这样,依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有启发。”张中回忆道。
对于学子们而言,课堂的意义,在于知识技能的获取与智慧的增长;而对于张中而言,课堂还意味着教研相长的收获与喜悦。
心怀远方的前行
3月2日,《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我校召开,这份报告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工具,也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了一面“镜子”,同时还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程度,是我校中国司法文明指数项目组倾尽心血与努力之作。作为项目组副组长的张中坦言,从个人感情上,他很珍惜这份报告,也很期待它发出之后的反响与反馈。
这份指数报告,分别对律师、公检法与司法行政人员等法律职业人员和公众两类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横跨我国9个省,每省发放800余份问卷。司法文明指标体系由4个领域、10个维度(一级指标)、50个命题(二级指标)、97道问卷题目,在5套问卷中形成190个变量。
然而,在制作报告与研讨过程中,项目组亦有过碰壁窘困之时。在某地法律实务部门发放问卷时,该处领导一开始很积极配合,但之后忽然通知暂停,叫停了问卷的发放和填写,并要求对问卷题目进行审核。在经过对题目的逐个逐句审查与项目组成员的耐心解释之后,该部门才继续配合了调查和访问。
其实,除阻力问题之外,项目组对该项目的持续性等亦有顾虑。因是评估,其后必然有排名,他们担心排名落后的地区可能会对项目的继续开展有压力。“人民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科技日报等十几家媒体都对《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进行了报道,不过目前为止,大家的反响都是积极正面的,排名靠后的一些地区也表示了对指标的重视,说明大家都能接受。”张中语气里透出一丝欣慰。
司法文明指数报告的进度会持续推进,张中自我的脚步亦不会停歇。他表示,今后的规划很大程度还会与司法文明指数有关,“今年我们的研究要扩大到20个省,工作量会很大。我们计划通过十年连续性评估研究,勾画出中国整体司法文明发展轨迹,为我国司法文明的发展找到方向。”
他专注,认真,对学术一丝不苟,对教学甘于耕耘。可他却不敢自称学者:“学者是一个令人非常敬重的词,我认为学者不仅需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干,还需要有独立的人格和道德品质。距离学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用质朴的心追逐,用赤子的心期待,用平和的心接纳,用谦逊的心审视。张中,对世事常怀包容,对自身严于律己,不求光鲜,只愿坦然,不用色彩斑斓修饰梦想,一心勤恳投入耕耘心田。
(文/记者 杨钰 编辑/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