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实训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副校长时建中,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生出席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心各处室负责人、司法鉴定中心全体成员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相关部处、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
胡明首先对最高人民检察院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大力支持表达感谢。他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与我校法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法庭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司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此次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胡明指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并发表重要讲话和今年5月3日给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勉励语,为我校办好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和助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要求。胡明强调,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校将继续深化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的合作,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助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科强校建设的新局面。
张雪樵指出,加强法治建设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达成框架合作协议正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共同培养国家需要的法治人才。我们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公正司法,共同研究推进司法鉴定工作。他强调,先进的司法鉴定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优越性,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的进一步合作有利于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持,推动现代科技在司法鉴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有利于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先进技术的创新与研究,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建设,促使公平正义落到实处。他表示,双方应当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推动中国法学科学理论研究和司法检察实践工作取得新成果。
双方签署《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框架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了双方合作重点,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教学培训、案件办理、司法大数据和智慧检务创新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共同促进行业发展。张雪樵和胡明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实训基地”揭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和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分别表达了对本次协议达成的祝贺和对双方未来进一步合作的期许。
座谈结束后,胡明一行参观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实验室,并与各实验室人员就专业发展、鉴定技术、科研能力等情况进行交流。

(参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