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结束后,国家在拨乱反正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背景下,1978年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国务院批准恢复北京、西北政法学院的通知》,决定恢复北京政法学院。
1978年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国务院批准恢复北京、西北政法学院的通知》首页
《关于国务院批准恢复北京、西北政法学院的通知》尾页
复办筹备小组由刘镜西、戴铮、李进宝、郭伦、赵先、沈兰村、曲文阁等组成。
1979年6月21日,曹海波被任命为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1979年我校复办后首次招生。 1979年10月24日,举行北京政法学院复办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1979年10月24日复校后开学典礼,最高法院院长江华、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王甫、司法部副部长李运昌等领导莅临,曹海波院长主持开学典礼
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曹海波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最高法院院长江华在1979年开学典礼上讲话
1981年12月30日,北京政法学院成立临时党委会,由曹海波、郑文卿、戴铮、任时、姜达生、张杰六位同志组成。
1981年12月30日我校临时党委成立
1983年2月18日,任命云光为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复办后的北京政法学院本科设法律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司法工作以及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
二、扎实耕耘 勇立潮头
建校之初,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共调入教师45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学者。
《北京政法学院(教员名单)》(3张)
建校之初有学生760人.我校自1952年至1954年同时进行一年制调干生、两年制专科生和本科生三种教育,1955年转变为4年制本科教育;1955年12月高等教育部审定我校法学本科教育计划,开设29门课程。
1960年10月22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北京政法学院被确定为新增加的44所全国重点高校之一。
中央关于确定北京政法学院为新增全国重点高校的文件
建校初期,党的理论家如艾思奇、杨献珍,史学家如胡绳、邓拓,党政部门的高级领导干部如谢觉哉、彭真、史良等,都曾为我校学生授课。
首任司法部部长史良来我校讲课
“文革”期间,学院陷入混乱状态。1966年学院停止招生;1970年12月,北京政法学院被撤销。1971年2月,学院教师干部迁至安徽省濉溪县五铺农场办“五七”干校……
序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废除旧法统,实行新司法制度,急需大量新司法干部;同时,旧的高等教育也需要调整、改造。因此,北京政法学院应运而生,这就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
一、应运而生 肩负重任
1952年,教育部贯彻中央“对政法财经各院系采取适当集中,大力整顿”的指示,决定建立北京政法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调整文件 教育部关于成立北京政法学院的请示报告
1952年11月24日,全院师生举行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典礼。
1952年11月24日,北京政法学院正式成立。图为嘉宾签到簿
马叙伦在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典礼上的讲话稿首页
当日,学院挂起了毛泽东为学院题写的“北京政法学院”校匾,新中国法学教育也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毛泽东题写校名的影印件
钱端升院长为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事两次致信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1\2
钱端升院长为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事致信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齐燕铭主任
1952年11月23日毛泽东主席题写我校校名后,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致函钱端升院长
学院成立后,受高等教育部领导,同时受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任命书,钱端升任首任院长,戴铮任代理副院长,刘昂任教务长,雷洁琼、费青任学院副教务长。
1953年1月14日毛泽东任命钱端升为我院院长
1955年1月31日周恩来任命刘镜西为我院副院长
我校首任院长钱端升
学院成立时校址设在北京东城沙滩原北京大学旧址。1953年12月师生员工陆续由沙滩迁往学院路“新校”——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北大红楼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成立时的校址(1952.11—1954.2)
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成立之初,部分校舍平面图(校址在沙滩北大旧址)
1958学院路校区教学楼竣工
学院路校区大门及教学楼
师生进行建校义务劳动
首任党组书记:戴 铮
北京政法学院时期,共召开四次党代会:
图为我校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合影
报效国家 服务社会
放眼国际 提升影响
开拓科研 学术立校
树立标杆 均衡发展
三、党建引领 德育为先
1992年5月21日,校党委通过了《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议事规则》,规则规定,中国政法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议事规则》照片
1993年2月,学校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召开,这是1962年北京政法学院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本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政法大学党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政法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照片
1984年,学校建立了德育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开学典礼
“两课”教育,张文茹教授为学生讲课解答问题
1983年12月,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召开后,校党委要求所有党员都能全面准确地领会中央精神,并对各部门提出了加强思想建设工作的要求。
1997年1月15日至16日,学校召开了中国政法大学首次德育工作会议。
著名排球运动员杨希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人物为同学们签名留念
1997年,天安门广场香港回归活动
1984年11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隆重举行。
1995年4月,中央歌剧院来校演出歌剧《茶花女》。
我校学生在亚运会自行车赛场义务植树
二、拓荒军都 奠基昌平
1984年,中国政法大学最终选定在昌平县择址兴建新校。1986年6月7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新校工地上隆重举行了新校奠基典礼。
图片17-2:1986年6月7日,新校奠基典礼大会。乔石、雷洁琼等在主席台上
图片64-3:昌平新校奠基典礼
1987年9月,当年录取的800名本科生和700名大专生到昌平校区报到。9月22日,在昌平新校举行首次开学典礼。
图片65-3:1987年9月,昌平新校首届开学典礼
图片9-8:1987年9月,昌平新校首届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刘复之在开学典礼大会上讲话
序言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应运而生。中国政法大学的成立,是我国法学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法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生的中国政法大学寄予,要求将学校建成我国的“政法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和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一、殷殷期望 负重担责
1980 年,彭真提议创办中国政法大学,并得到了胡乔木的支持,也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三次为中国政法大学选任校长,最终决定由刘复之担任。
1982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大学,把它办成我国政法教育的中心”。1983年2月中央任命司法部长刘复之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司法部党组成员陈卓任党委书记。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司法部《关于同意中国政法大学成立的正式报告》。1983年5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大会在公安部礼堂隆重举行。
1983年4月,国务院关于批准成立中国政法大学的通知
1983年5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大会主席台
中国政法大学挂牌仪式
刘复之先生
1983年5月学校确定下设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和进修学院,实行一校三院制:以原北京政法学院为基础建立本科生院;以原中央政法干校为基础建立进修学院,培训对象为政法各部门处级以上干部;成立研究生院,主要是培养政法教育的师资。
1984年12月,司法部部长邹瑜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邹瑜先生
1984-1985学年开学典礼
1985年3月,增设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专业,试办政治学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图片14-22:1985年11月,黄华副委员长为我校经济法系题词。
1997年1月,司法部党组决定: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合并,对内称中国政法大学,对外保留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的牌子。
图片82-8:1995年10月4日,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成立大会在昌平新校隆重举行
1985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为我校题词
1995.5.18,李岚清副总理在司法部副部长刘飏、张秀天,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同志的陪同下,视察我校。
争创一流 服务国需
聚力改革 共绘宏图
逐鹿主流 砥砺前行
创新党建 优化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