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罗大华教授犯罪心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暨罗大华老师逝世三周年纪念会召开

来源:社会学院  曾钰泽   11-14   阅读:
T AAA

2018年11月1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罗大华教授犯罪心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召开。罗大华教授的家属,夫人王素格女士、女儿罗红梅、儿子罗晓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专业教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罗大华教授两代弟子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以梳理罗大华教授犯罪心理学思想为线索,以探索法律心理学今后发展为主题,纪念、缅怀罗大华老师,同时也向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同仁汇报三年来学科的理论建树与发展。

上午8时许,罗大华教授的铜像被庄严地放置在会议室中央。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建清教授主持了会议。

在全体与会者为罗大华老师默哀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王国芳教授首先致辞。王国芳从两方面总结了罗大华老师一生的学术之路:一方面,罗老师将其人生数十载春秋奉献给中国犯罪心理学及法律心理学研究,始终引领前沿,开创中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组织创立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率先在中国政法大学建立犯罪心理学教研室,培养师资进行系统犯罪心理学研究与教学,为中国犯罪心理学事业发展奠定基石;另一方面,罗大华老师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实践”,强调西方理论“洋为中用”,做好中国化与本土化工作,积极将法律心理学与公检法司结合,年近七旬依旧亲力亲为地奔波于全国各地为监狱干警授课以致力于心理学理论向实际的转化。

之后,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皑教授发言。马皑首先代表全体参会同仁向到场的罗老师家属表达深切的慰问。马皑提议,此次纪念活动的基调应该是愉快的,因为这是罗老师更希望看到的,希望大家以一个良好的心情与他共话、共聚,共忆犯罪心理学发展的历程。马皑提炼了罗老师一生对犯罪心理学做的四阶段工作以诠释其学术思想、学术生涯。第一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83年——犯罪心理学的初创阶段:罗老师进出看守所、工读学校进行不同层次调研,聚焦青少年犯罪心理以探寻其犯罪成因;撰写相关犯罪心理案例、论文,逐步确立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动因论两大核心思想基础。在调研与总结的基础上,他与其他犯罪心理学先驱以办讲座和短期讲习班的方式开始传播学科种子。1982年问世的4集(5册)《犯罪心理学参考资料》不仅汇集了大量实际部门干警撰写的案例,研究者的调研报告与论文,而且翻译了日本学者森武夫的《犯罪心理学》。此后,在罗老师的主持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犯罪心理学教材由群众出版社出版,此书成为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多次再版,愈久弥新;1983年,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于次年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了为期5个月学员110人的全国犯罪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在初创阶段,罗老师完成了教材建设、学会建设和队伍培养三大任务。第二阶段是1984年至1997年——建立理论与锤炼观点阶段:1985年的西安会议、次年的青岛会议,罗老师的犯罪心理结构理论被许多学者质疑,成为当时中国犯罪心理学界最大的争论焦点。然而,广大基层干警反馈的现实情况显示,这个整合了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四层面思想的理论在实践中具备坚实的论证基础。第三阶段是1997年到2007年──属于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阶段。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与司法部监狱局合作开展罪犯心理评估与矫治工具的开发,将思想理论与实际部门的工作相结合,取得了理论转化、指导实践的重大突破,对今天的循证矫正项目展开、罪犯风险评估工具开发、监狱心理咨询室建立都具有前瞻性的深远影响。第四阶段是2007年之后——形成成熟思想阶段:罗大华老师的犯罪心理结构理论、犯罪心理动因理论、罪犯心理矫治理论日趋成熟,思想体系逐步形成;罗老师言传身教、著书立说的同时积极在全国各地开办讲座与培训班,结合实际传播犯罪心理学思想。

从初创到建立理论、从传播犯罪心理学思想到形成成熟理论观点,罗大华老师兢兢业业,作为学科开创者,为我们后辈奠定了这门学科学术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前景。在主题发言尾声,马皑还对近3年来法律心理学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进行了简要汇报,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例,其中法律心理学词条数已由第一版中的5个扩增到如今第三版中的140多个,这也是中国法律心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剪影。

随后,在与会者发言阶段:广东番禺监狱陈卓生博士回忆了罗大华老师包容创新、做事执着的精神;社会学院杨波教授从会议的缅怀与继承、现实与困境、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发言;罗老师的硕士研究生陈蔚回忆了其与老师共处的点点滴滴,对事业充满热情的同时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同时又时刻与时俱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赵桂芬教授则从罗老师“开放“与”仁心“两个特质展开发言,指出罗老师从为人到学术永远秉承着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同时对所有学生、所有寻求帮助的人都一视同仁;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唐希媛研究员在发言中深情地讲述了其从一名学生到成为一名教师,一直受到罗老师的思想熏陶,接受过罗老师众多的鼓励与帮助,自己也一直践行成为罗老师思想的追随者与传播者;在海淀区温泉镇政府工作的许相明就其在硕士入学、毕业找工作、单位入职三个人生重大转折阶段受到罗老师的悉心指导、思想警醒展开叙述。之后,罗晓斌代表罗大华老师的家属对到场的老师、同学表示感谢,并回顾了三年前的今天:“父亲匆匆离去,未留下一句话,但其一辈子为人父、为人师,早已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自己想说的话告诉了我们,所以才如此安静、放心地离开了。”最后,中国政法大学校办公室主任李秀云教授为本次研讨会总结发言,她指出,我们作为传承者,不仅要传承学科,沿袭罗老师对学术足够敬畏、足够开放的态度,更需要将罗老师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与学科前沿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交融,做到与时俱进,以解决时代更迭、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合影,并一同前往陵园祭拜罗大华老师。此次“罗大华教授犯罪心理学思想研讨会”总结归纳了罗大华老师的犯罪心理学生涯与思想,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中国新一代犯罪心理学与法律心理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将在以罗大华老师为代表的第一代开创者创新、敬业、务实精神的鼓舞下,永远以司法实践、社会实践作为犯罪心理学与法律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室,永远坚持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心理学理论,永远以具有前瞻性的应用心理学作为未来的发展基调。

编辑 黄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