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法律硕士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题调研会召开 马怀德出席

来源:法律硕士学院  校对 孟翔宇   11-9   阅读:
T AAA

10月30日下午,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讨论第十六场——法律硕士学院调研会在学院路校区举行。校长马怀德出席会议。会议由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主持。

会上,许身健汇报了自2018年下半年新班子上任以来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法律硕士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系列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目标,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方案,在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学科发展建设各方面不断创新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许身健感谢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兄弟院部长期以来对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法律硕士学院将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门法律学院为目标,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办学,将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法硕人才培养作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切实促进教学改革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形成一套具有鲜明法大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和教学培养模式,实现我校在法硕教育与法硕人才培养方面的全面引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法律硕士培养的法大模式,并将在下一轮法硕办学水平评估中力争获得A+。学院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文件精神指引下,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遵循法律专业学位教育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找到解决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寻求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在讲话中首先强调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和重要性,梳理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讨论的整体情况。他指出,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我国首次全国性的关于研究生教育的会议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之后,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出台了“1+4”的文件,即《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李曙光院长传达了相关文件的精神,对优化学科配置和人才培养的十大专项行动进行了阐释,并结合法律硕士学院的实际情况着重强调了文件中关于专业硕士选拔和培养的内容,希望法律硕士学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马怀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法律硕士学院近两年取得的成绩与改革发展步伐有目共睹,学院取得的教育改革成果是法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代表。他强调,学院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再下大功夫,重点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学习研读下发文件,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要吃透精神,抓住机遇,在产教融合基地和法律硕士培养方面形成更具指引价值的风格和特色,做法律硕士教育的领跑者。二是结合下发的重要文件,针对社会反馈和第三方评价,认真分析法律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漏洞、短板和不足,练好内功,提升培养质量,以获得社会的整体认同。三是结合导师质量提升计划,完善校外导师管理、考核、奖励制度,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加强法硕学生培养。四是适当更新、扩容课程,更加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及时将新兴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五是重视法硕特色课程,例如案例课程和诊所课程建设,与之配套的是,要动用全院、全校乃至全社会的资源编纂教材,不求数量增加,而要追求质量,努力打造精品高质量教材,形成法硕精品系列教材。六是打造国家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实习实践基地。这是此次文件中一项革新性的设想,法硕学院要走到前列,率先在产教融合申报上迈出第一步。七是要实现精细化、高质量管理,尝试在学生、导师、课程、论文的科学管理上探索新的模式,各部门之间形成良性交流机制。马怀德校长的总结讲话为法律硕士学院明确了未来工作的努力方向,他鼓励法硕学院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规划好发展路径,成为法硕教育的领跑者。出席会议的学院教师代表感到非常振奋,增强了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动力,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本次调研会圆满落幕,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展开了深入讨论,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效。法律硕士学院将充分吸收此次会议的成果,以系列重要文件为指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定不辜负学校期望,沿着法硕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继续练好内功,不断探索和创新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做法律专业硕士教育改革的领跑者,为中国法律硕士教育改革和学校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陈睿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