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击法大  >  正文

【职场法大人】之十四:功不唐捐,天道酬勤——访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组织部杜学良

来源: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文/邵莹婷   4-12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学校将在《求职经验谈》、《创业先锋》系列报道基础上推出《职场法大人》系列报道,旨在通过访谈毕业五到十年的法大毕业生,让在校生从他们身上发现职场人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帮助在校生探索未来的职场生态,从而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本期人物简介】杜学良,男,2005—2010年先后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就读,期间曾任人文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派驻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实习生、法学院“4+1”双学位班级党支部书记等职务,获得了“宪梓英才”奖等多种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多种荣誉。2010—2013年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期间兼任卧龙岗村团支部书记、永定镇团委委员、《永定镇城乡一体化建设专刊》编辑、《青春》常务执行主编,获得了北京市级“优秀大学生村官”、门头沟区级“优秀团干部”等荣誉。2013—2015年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党建办干部(宣传部公务员),期间主要参与全镇拆迁工作及政策宣传、舆情应对、简报撰写等,获得了北京市级“网评工作先进个人”、门头沟区级“百姓好故事”作者奖等荣誉。2015年至今,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干部,主要参与干部选任考察、干部任前公示、宣布干部任职、起草任免文件等工作,期间被评为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

     

2010年7月,杜学良来到门头沟区永定镇,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而今,八年过去了,永定镇的平房大院已长成林立的高楼;新开通的地铁S1线,跨越永定河、连接城区与郊区、直达永定镇;北京市市级工程“长安街西延线”也正在由理想变为现实。而杜学良亲身见证了这一段段历史的变迁,自身则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一名乡镇干部、一名区委组织部干部,并在门头沟区安家落户,

回望过去,他常说“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大家的帮助”,他也说“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可复制”。但其中至少有一点可以确信,那就是“功不唐捐天道酬勤”。

安步当车:求学路上求成长

2005年入学法大的杜学良,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同今天的法大学子无异。上课或是自习度过一整个白天;夜里熄灯后寝室卧谈“为真理而战”;杂学博取,哲学、心理学等均有涉猎;在学生会里忙碌,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心想“贵在参与”,也能在运动会上惊喜地捡到名次。

与众不同的是,他在初入学军训时鼓起勇气向辅导员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大学之后,如何能够增长个人能力”。这一问题无关功利的考量,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加成熟一些,做事更有条理。”杜学良解释道。辅导员说,那就加入学生会吧,那里机会多,成长得快。于是他加入了人文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并一路留任至人文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期间他也加入过其他学生组织,但在意识到精力有限之后选择退出。院会学术部的工作与他的兴趣相合。为举办“博物馆文化馆进法大活动”,杜学良直接跑去北京天文馆洽谈,最终活动成功举办。天文馆派出流动宣传车和工作人员抵达法大校园,当天累计参加活动人数超过一千。那时的盛况连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至今仍然闪耀在他的法大记忆中。

随后,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从人文学院独立出来,学校老师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杜学良被分派至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他所参与的板块主要与经济相关。当时的他没有任何经济学理论基础,但负责的许主任鼓励他和同学多关注相关知识,边学边干。为此,杜学良一面走进图书馆翻看教材,一面浏览人民日报报社往期内容,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他认识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受众以海外华侨为主,他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事件和政策本身,而非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掌握规律之后,杜学良开始能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文章发表。

在杜学良对自己近八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当中,“以目标为导向”是重要的一条。在工作中,上级领导所关注的永远是最终的结果。因此,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再依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而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客观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历史资料,包括政策要求,也应该包括调查得来的实际情况。如此将问题拆分,一步步达成目标。

找到自我:村官任上觅本心

直到今天,杜学良仍然清楚地记得,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勾选了法学、新闻学和社会学三个专业。在法大的五年里他拿下前两者的学位证书,毕业后他来到门头沟区永定镇,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第三门学问。

永定镇是杜学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成长于农村地区,对乡村基层有特殊的感情。那时门头沟区相对北京其他各区报考难度稍低,而永定镇地处京西寸土寸金的平原地区,是未来的长安街西端点,在杜学良看来,有较大尝试和奋斗的空间。

当时的杜学良体验过企业招聘,也在几乎同一时间被江苏某市房产管理局录用。近年来,北京市大学生村官逐步与选调生并轨。但在当时,“大学生村官”这种职业是一个没有行政编制、未来尚不可期的的职位。但是权衡再三,杜学良还是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三年的锻炼中调整自己,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功利的角度来讲,三年期满后,至少也能在北京落户。就这样,杜学良来到永定镇卧龙岗村,开启了他三年的村官生涯。就当时看,他在门头沟人地生疏,这份工作也看似与专业毫无关联,一切从零开始。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是在深山荒地间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但杜学良所在的永定镇处在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当时北京地铁S1线项目工程启动在即,其中门头沟段共有六站,五站落在永定。永定镇东靠石景山区,属城乡结合部,大多数村民无地可种。在这种情况下,大拆迁、大建设可以为村民带来直接的补偿款,新建成的回迁社区又能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这是符合地区特点的致富路径,更是全镇乃至全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杜学良在卧龙岗村担任村官的三年间,永定镇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拆迁和前所未有的大建设。由于工作需要,他被抽调到拆迁工作政策宣传组,参与地区拆迁工作。他立足岗位、服务大局,在做好卧龙岗村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努力、甘于付出。

在全区积极动员的大背景下,各村贴起文化墙,挂起彩旗和条幅,宣传人员逐户发放政策材料,广播里持续播放致村民的公开信。宣传方式多种多样,新闻专业出身的杜学良则主要参与编发《永定镇城乡一体化建设专刊》。为此,他逐一采访了“北京市重点工程S1线及长安街西延长线项目”所涉及的11个拆迁村的党支部书记,个别采访了区、镇机关包村干部代表,并对拆迁一线的先进典型进行了重点采访和宣传。其中,以永定镇上岸村的村民积极配合拆迁工作为素材写成的报道,荣获区委宣传部“百姓好故事”奖项。

拆迁期间,杜学良和他的领导和同事们在节假日都从未休息过。有些文稿时效性强,有些文稿主题宏大,有些工作会议较长,后期文稿写作、会议纪要节奏紧张。每天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事,有时为了赶写稿子、校对文字,要忙到次日凌晨。但是当他看到《专刊》在群众中广泛传阅,看到村民手中拿着《专刊》一边读,一边签协议的时候,“那种小小的成就感就会将疲惫一扫而空”。

尽管杜学良的大多数工作时间都在镇里度过,但卧龙岗村的村民始终没有把他当作外人。村里的大事、村集体党员活动,村里都会专门告知他参与。在他看来,“一起到其他地方去参观、学习,坦白说也是一种放松”。这种被惦记的感觉让他非常感激。

他在讲稿《我的永定情怀》中提到,在他初至卧龙岗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时,为尽快了解村情村貌,他一有空就会到村里随处走走,和村民聊天。一次他在村里庞阿姨家聊到天黑,临别时庞阿姨提出送他回村委会。在杜学良婉言谢绝后,她依旧坚持,说:“不行,必须得送你,从我家到村委会要穿过两条马路呢。车多,天黑,路不熟,你一个人走,我不放心。”如此亲人般的照顾,成为杜学良工作的动力和情感的寄托。

到了2013年上半年,杜学良三年村官生涯即将期满,但镇里的工作仍然繁忙。要知道,在当时,村官期满之后需要自谋出路、二次择业。鉴于此,村领导找到他,主动向他提出,如果想安心准备公务员考试或做其他方面的择业,可以申请将他调回村里,不安排过多任务。但在当时,杜学良已经将公务员考试作为对自己工作经验成果的检验,并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他谢绝了村领导的好意,选择了一面继续工作、一面抽空准备公务员考试。

正应了他所一直相信的老话“天道酬勤”,2013年7月,杜学良顺利进入门头沟区永定镇党建办(宣传部),成为一名科员,继续做好“拆迁、建设、服务、创新、维稳”方面的宣传工作,同时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媒体记者接待、党政信息报送等相关工作。工作勤勉、成效显著,比如,2014年全年,杜学良累计撰写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简报62篇,并于2014年获评“北京市重大任务舆论引导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杜学良自己看来,62篇简报无关额定的工作任务,而是他对他所给出的工作经验“眼里要有活”的落实贯彻。这些简报作为永定镇的历史资料存档,是镇里每一阶段工作内容的记录,“最高目标是让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感觉到我们在做,而且我们做得还不错”。

兢兢业业:组织部里铸匠心

2015年8月,杜学良被调至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工作。至今他都不能说清这次工作调动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在区委组织部一次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又或许是因为他曾经在永定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中负责过简报以及相关文稿撰写工作,得到过区镇领导的肯定。他又一次感慨功不唐捐,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或许在短时间内无法回馈,但最终会在其他的时间、以其他的方式结出果实。另一方面他也进一步确信,一个干部的成长和进步永远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良好的工作平台。

组织部的工作可以用“知人善任”四个字概括,即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这一过程分为动议、推荐、考察、表决、任职五个环节,其间涉及流程百余道。在各道流程中,有的需要自己校对决定,有的需要请示上级,有的需要和其他部门沟通,即便是“熟练工”也必要对照清单,逐项检查。

初至组织部的杜学良还有许多技能和政策需要学习。2015年,他一面参与处级后备干部调研工作,一面开始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参与干部考察工作;从2016年起,他才开始全面介入各项程序。在学习过程中,他努力向领导、同事请教,从领导、同事的言传身教中获得启发。在这一过程中,他也进一步确信,做成一件事,一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一定有自身以外的客观因素,绝不能将之完全归功于个人,如此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在旁人看来,组织部属党口核心部门,既有信息优势,又手握要职。但真正身处其中,又是另一番感受。在这里,“四重三严一加强”——“重德才、重实绩、重基层、重口碑,严把政治忠诚关、严把能力素质关、严把作风廉洁关,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绝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字字落到实处的严规。组织部面临的政治压力大、时间压力大,干部选拔兹事体大,因而工作以节奏快、标准高、要求严为鲜明特点,与领导和同事一起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

在参加工作的这八年里,杜学良深刻地体会到,在很多情况下,工作项目没有高大上的名字,也不会时刻为人瞩目。所处理工作的通常是细微的事务。但是他始终认为,是工作成就了一个人。人是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慢慢增长见识的。事情见识得多了,完成得多了,自己也会慢慢产生成就感,产生自信。做好一项工作,从外部看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更是一种成长。因在他看来,即便是最细微的工作,也应当尽个人的最大努力将它做到极致。尽管每个人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完美,但尽全力去做,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差。

多年来,杜学良一直保有阅读、学习的习惯。近来他读完王阳明的两本传记,颇有感触。在他看来,儒家的“儒”字一半是“人”、一半是“需”,“个体是需要人人的,人人也需要个体”。因而相比“坐而论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更高的境界。杜学良由此将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归结为以下五点: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特的表达能力,独到的行动能力,学无止境的开放态度,学以致用的务实态度和良心净化的反省意识。五点要领各取首字恰能拼出他的姓名。这是他一路的心得体会,也是他一路的奋进坚守。

 

编辑 骆红维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