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击法大  >  正文

培根铸魂 以高质量社会实践育人培育时代新人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处   4-18   阅读:
T AAA

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聚焦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新格局,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把社会实践育人行动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不断强化政治功能、贯通育人链条、凝聚育人合力、巩固育人成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努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师资保障,构筑“理念+机制”双轮驱动新格局。学校充分认识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学校积极构建思政融入社会实践工作的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多次专题讨论、商议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实践导师聘任办法等,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关于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中,把社会实践育人行动置于重要位置,明确工作任务和各单位职责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学院)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社会实践育人行动总体规划。同时,学校完善实践育人师资建设机制,提升“关键队伍”引领力。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校打造业务精研、实践锻炼、进阶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实践研修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针对专任教师队伍,聘任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等,鼓励专任教师发挥自身学科特长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针对辅导员队伍,学校实施“青春引路人”辅导员培训计划,出台《辅导员助理管理办法》并完成选聘,整体提升辅导员政治素养、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依托“青春铸魂大讲堂”等品牌活动,邀请北京高校首批思政理论课特级教师高宁、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川、时代楷模及最美奋斗者曲建武等知名专家走进校园,登上思政课讲台,同时聘请嘉宾担任校外辅导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等,为学校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实践育人师资队伍。

丰富实践课程、拓展实践平台,打造“课程+平台”双措并举新生态。学校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工作。在校内积极组织开展行政法、刑法、知识产权等多个法律诊所课程,注重应用型人才的挖掘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开展公益法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及实践能力。面向社会,年均派出数百支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展开主题调研实践活动。连续举办“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法治课堂”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实践项目、 “基层之治——街巷中国”优秀调研报告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法治中国青春行”“国家宪法日”、乡村振兴等专项社会实践项目,平均年度形成基于一手调研数据的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支团队获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大力资助学生进行法律援助、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资助育人系列主题实践活动10余项,开拓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涉及60多个校外实践地点,年度参与量突破10000人次。在实践课程体系日趋完善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学生实践教育平台,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建立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法治工作部门在课程设计、实践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机制,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台州市人民检察院、通辽市人民法院等多家实务部门建设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发起学生实习实践“千帆计划”,与40余家基层法院、检察院、律所和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同时,搭建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平台,先后组织近20批学生到宁夏、黑龙江、山西、云南等地党政机关和司法实务部门开展暑期就业实习实践活动,不断推动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

发展志愿服务,擦亮项目品牌,形成“志愿+品牌”双翼齐飞新动力。学校把握重大活动契机,组织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参与“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生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积极完善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刚性制度与柔性激励双线模式,一方面规定本科生必须完成36小时志愿服务,另一方面设立年度志愿服务奖学金、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先进班级评选项目,集中总结表彰校内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创新发展志愿服务模式,在校内深入开展“青年先锋行动”,设立“本科生青年先锋岗”和“研究生骨干先锋岗”,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用光荣劳动守护校园。同步支持53个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志愿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5000人次。与此同时,打造“无偿献血进校园”育人品牌活动,在校内每年度集中组织2次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不仅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同时也成为志愿服务思政教育的特色内容。面向社会,学校聚焦法治教育,连续10年开展“青少年法治课堂”,累计组织精品课程100期,覆盖中小学20余所,服务中小学生16000余人次;组建“北太法安”研究生反电信诈骗宣讲团、新时代民法典普法宣讲团等多个学生实践团队,走进中小学、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年度覆盖5000余人次;做好做强“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站”,拓宽思政育人学科专业实践路径,年度累计开展法律咨询及案件代理等法律援助工作约300场次,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百强团建工作案例”。同时,与地方党政机关共同推进“双百行动计划”、红色“1+1”支部共建等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充分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品牌项目功能,有效夯实青年政治骨干培养。

加强国防教育,弘扬共同体意识,培育“铸魂育人”双轨并行新篇章。常态化组织本科生军训,军训期间开展“国防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组织参观军事博物馆、观礼天安门升旗仪式等国防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常态化。组建以退役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组织“强军协会”,以协会为载体同部队开展共建交流,深化国防观念。开创“青春铸魂大讲堂·青春戎装”系列活动,聚焦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和退役大学生升学指导及就业服务等工作开展主题宣讲。积极抓住全民国防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关键时间点,组织师生赴部队军营开展现场教学,与官兵开展联学活动,深入体验军旅生活,不断营造良好国防教育氛围。在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学校常态化举办“爱我中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组织学生前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参观学习、连续6年举办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在互动体验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学校常态化举办“添翼工程”周末补习班,聘请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员,利用周末时间为学员提供课程学业辅导,通过教员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充分交流和友好相处,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未来,我校将进一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主要任务,扎实开展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创新育人模式,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编辑 赵晏苒(实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