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午餐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授午餐会 > 正文

【教授午餐会第14期】张钦昱谈“经世济民之法,你的独家记忆”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发布时间:2019-05-27

2019年5月21日,第十四期教授午餐会在国际交流中心听风厅顺利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张钦昱与民商经济法学院欧乐仪,刑事司法学院陈锦熠、陈梦丽、牛昊,国际法学院丘海龙,商学院赵灵溪共进午餐,共同探讨“经世济民之法,你的独家记忆”。

(第十四期教授午餐会现场)

张钦昱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经济法的理解——“经世济民之法”。关于“经世”,他以“教授午餐会”为例,指出此次午餐费用来自学校拨款。学校作为事业单位,资金来自国家拨款,属于预算法规定的“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税收,例如经营食宿的国际交流中心缴纳的增值税。税法强调“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应当全部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定,以便监督国家财政收支。张钦昱还以餐桌上的水果拼盘为例,提到了时下被热议的“水果自由”,并介绍了价格宏观调控。“消费是拉动GDP的最佳手段,近年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负数情形较少,目的是促进居民消费。当前‘水果自由’问题,可通过价格宏观调控解决。”

随后,张钦昱讲解了“济民”的概念。“假设同学们在午餐会后还想加餐,却不慎购买了过期食品,同学们不仅可以要求补偿,还可以要求价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当然,即便是其他假冒伪劣商品,同学们也可向商家提出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经济法不仅能够‘经世’,还能够‘济民’,帮助我们得到实际利益”。张钦昱总结道,“‘经世济民’之法一方面要求我们站在社会公共利益一方,从宏观视角,维护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同时兼顾‘济民’,特别是对涉世未深、经济实力不强、亟待特殊保护的青年一代,维护我们的切实利益。”

最后,张钦昱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法角度,送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小锦囊,作为同学们美好的“独家记忆”。

教授午餐会是学生处和后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推出的一项新型师生交流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四期。活动希望搭建师生近距离沟通的桥梁,倡导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畅谈,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实现思想碰撞和情感交融。“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和“尚学法大”微信平台将持续为同学们提供教授午餐会的活动通知和报名通道,并分享相关活动信息。

编辑 陆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