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2月29日学院党政领导与学校签署2018-2022年目标责任书以来,院党政领导班子将落实目标责任制工作作为院首要工作。首先,统一思想,提高每一位老师的认识,先后召开院务会、院务扩大会、研究所(教研室)大会及全院大会,让每一位院领导和老师感受到完成目标责任书里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分解目标责任制各项指标,明确责任,并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院领导班子明确分工,每位领导主管一项或几项任务,加强组织,统筹指导,对工作不放手、不缩手、不松手,当好“第一责任人”,推动主管领导责任深化、细化、实化。第三,责任到人。把目标责任制作为全院人员的共识共为,进行目标细化,目标到所(人),与各研究所、各教研室负责人签署学院内的目标责任书,并要求定期汇报工作落实情况,将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来考量。
一、学科内建设目标落实情况
1.师资建设
总方针:内培外引
1)师资培训与提升。为提升教师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平,2019年2月学院专门制定颁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内学术会议参会资助办法》,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进修和提升。2018年度学院教师参加学校认定的师资培训数量达24人次。
2)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育。目前学院有2个科研处资助的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19年学院继续支持申报1项。
3)加大力度做好招聘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适当增加招聘指标。2019年学院拟招聘教学科研岗10人,分三批次展开用人面试。上学期结束已选定3人,本月将完成剩余两批次的选拔。
4)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继续努力挖掘高层次人才。
5)领军人才方面:目前学院有钱端升学者2人,三级教授3人。但是,学院仍然缺乏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尤其体现在德语、法语等学科。2019年,拟引进相关学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和振兴学科发展。
2.人才培养: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积极实现英语(法律英语)、翻译(法律翻译)和德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转型,做到“带着特色入主流”。譬如,单一的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类课程将逐步让位于新增设或完善的法律外语精读、法律外语泛读、法律外语视听说、法律外语写作、法律翻译等课程。同样,单一的语言学、外国文学类课程也将逐步让位于新增设或完善的法律语言学、法律文学等课程。
2)建设“外语+法律”交叉课程群
注重建设“外语+法律”跨学科交叉课程群,积极推出各种特色课程。
3)改进教学模式
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引进先进教学方法,建设在线课程。同时积极打造相关学科第二课堂,2018年9月至今已举办了五场读书会,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语言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华北地区辩论赛、写作比赛,法律英语大赛、大学生国际学术论坛等,同时也举办相关学科赛事。
4)教学成果奖和教改项目
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全力争取在2019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至少1项。现已新获批教改项目4项,其中有3项与英语(法律英语)、翻译(法律翻译)和德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有关。
5)教材建设
根据各二级学科培养目标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并进行教材建设,拟编写相关专业教材。
6)课程建设
在确保主干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师专长开设多语种必修、选修课程。同时建设立体课程,完成微课、慕课及在线课程建设,努力打造精品课程。现已新获批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正在建设中。
7)学位论文质量保证
从本科到专业研究生,积极推行严格的“外审”制度,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开始实施学位论文“全部”外审。同时,我们也切实加强对导师、授课教师、研究生的管理,定期举办导师会议,相关要求也愈来愈“具体化”、“严格化”。
3.科学研究水平
1)3月,拟邀请CSSCI刊物《外语电化教育》的主编开展一场学术讲座。
2)4月,学院拟召开一次项目申请推介会。
3)5月,计划开展法律英语师资培训。
4)目前,拟启动《语言与法律研究》学术期刊的创刊工作。
4.学科声誉与社会服务:
本学科专任教师在各学术团体、研究会等机构担任各种职务,在重要学术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正广泛吸纳行业和学界的专家学者充实本学科的研究队伍,扩大法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同时加强与行业与公检法等实务部门、单位的深度交流及项目合作。
5.国际化水平:
1)调查规划:已统计现有国际教师数量和未来4年拟开设国际课程及外教课程数量,已确定下一学年英语外教所需数量6人,德语、西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各一人。
2)开拓外教资源网络,以国际交流处招聘为主,以学院和研究所为辅助,寻求多语种外教资源。
3)建立国际课程建设团队,由专人牵头组织联络已有开设课程教师、挖掘未来4年有可能开设课程的教师。2019年我院拟开设13门国际课程已经落实。
4)正在积极筹建英文网站,争取2019年完成学院网站改版。
5)利用海外提升项目输送教师进行国际交流:2019年已有10人次申请参加国际会议 ;今年申请下半年海外提升计划的老师有3人;与华盛顿合办暑期夏令营选派教师带队交流;正在努力开展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如与海外大学联合培养项目。
6)本年度,学生国际交流的任务已经完成。拟继续通过孔子学院,短期交换,暑期学校交流等渠道拓宽学生交流途径。
二、公共外语建设目标落实情况
1.师资建设:
目前公外教师(教学型教师)39人,拥有博士学位人员13人,达到33%。另有博士在读6人。拥有海外经历人员30人,2019年拟出访3人,已超过50%。青年教师21人(45周岁以下),达53%。
2.人才培养:
1)多语种课程正在积极筹备建设,拟在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开设多语种公共外语通识必修课程,增加小语种外教人数,西班牙语、法语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已完成并提交,开始实施我校“一专多能”“一精多会”公共外语改革方案。
2)正积极筹备校际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商学英语课程建设、阅读平台建设、多语种教学体系建设等都将作为重点成果培育。
3)教材建设:《学术思辨英语》教材建设启动、《商学学科英语》教材初稿已基本完成。
4)2019年学术英语口头汇报大赛已启动。第10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已经开始筹备,其他各类赛事已通知并动员。
3.科学研究水平:
1)公共外语教师2019年拟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至少8篇,目前已收稿。
2)2019获校级项目一项。
3)2019年计划科研讲座两场。
4)已经建立教学研究团队,建立教研专题活动计划,以此带动科研。
4.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拟于今年秋季召开新时期公共外语教学研讨会,邀请在京兄弟院校参加,以此为明后年大型国内学术会议做准备。
5.国际化建设
1)已聘用国际教师3人,已经发动教师多方邀请国际教师来校授课。
2)2019年春季学期开设多语种国际课程4门。
3)教师国际交流:鼓励教师出国访学,2019年拟派出访问学者2名。
三、翻译硕士建设目标落实情况
1.人才培养:
1)已有9个与法律相关的集中实习基地,正在申请与行为法学会联合培养实习基地,以及与北京文化贸易基地共建口译实务课程。
2)组织2018级学生进行了考试经验交流与答疑,计划请CATTI考试委员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
3)下半年将开展第五届法律翻译文化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华政杯”翻译大赛,韩素音翻译大赛等。
2.师资建设:
1)在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海外教育、培训教师比例比较高的基础上,今年支持1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2)教师团队跨学科获得法学学位的比例较高,今年已有2位教师到律所合作建设仲裁项目,将逐年为教师创造工作实践机会。
3.科研活动:
1)为了鼓励教师创造劳动成果,指导学生完成翻译任务,中心建立了项目管理机制,即:教师设立翻译项目,招募学生参与,以课题项目方式进行立项和结项管理。
2)鼓励教师出版教材和专著。将每年出版一本论文集,收集展示教师翻译教学和科研成果。
3)已建立举办系列法律翻译人才培养、法律翻译专题学术研讨会机制。本年度首次研讨会拟于3月29日召开。
4.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1)维护现有11个实习基地,建立互动平台沟通双方合作需求,正在积极开发新的实习基地。
2)建立长效的社会实习实践评价表,并通过问卷、电话回访和座谈形式沟通实习实践情况。
5.国际化水平
1)积极支持教师赴海外培训进修、访问讲学及参加国际会议,希望得到学校的资助。
2)本年度有2名学生赴孔院担任志愿者,2人到国外交流,1人正在申请国外攻读LLM。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资助学生出国参加研讨会。
四、学生工作
1.筹备成立学生学业辅导工作室,开展“笃思励学”计划,针对学生具体学业问题,多元督导,聚力育人。
2.强化特殊学生的重点心理扶助、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
3.推进学生团体辅导,增强学生基层党、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团体辅导成为新生班团组织建设和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要内容。
4.规范学院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推免保研、推优入党以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团组织评选各项程序,充分利用好“法大外院”,学院网站,“启航”等网络平台和学生刊物开展学生榜样教育。
5.精心筹划中国政法大学外语文化节,法律英语大赛,学生经验交流分享会,“给生活加点料”学生小课堂等学院特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体育文化活动月,外研社杯各类英语竞赛等。
6.开展华盛顿大学、伦敦政经学院等暑期语言文化交流项目。
五、党建工作
1.全力抓好党建工作,建设和谐学院,确保学院稳定。
1)各个党支部制定学习日程,通过专题研讨会、主题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进行学习与互评。
2)学院党委坚持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截至2018年12月12日,学院师生党员人数127人,参加了“两学一做”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政治素质。
3)严格党员培养,完善党员教育。2018年11月,外国语学院党委和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以及科研单位等顺利完成了我校八届六院联合分党校的组织与学习工作。
4)以评促建,推动党员榜样教育。2018年7月,根据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以评促建——党员榜样教育”学习活动。评选出教工优秀党员、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5)团结党政,凝聚师生,建设和谐学院。学院党委坚定支持教学科研工作,尊重教师,关爱学生,将我院建成教职工安心,学生舒心的和谐学院。
6)严肃党纪,完善党风廉政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学院党委先后2次组织院班子及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全面开展师生思想教育,完善各项学生工作,为学生健康成才成长助力引航。
1)策划、组织2018级新生家长见面会、新生大会、就业动员大会。与学生骨干、问题学生进行了深入的“点对点”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就业规划等情况,为每一名座谈的学生传道解惑。
2)努力做好就业工作。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政策宣讲、就业经验交流和就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顺利择业、就业,截至2018年10月底,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均高于学校平均就业率。
3)关注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学院党委组织学生辅导员分别在春季、秋季学期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开展了一对一针对性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给予困难毕业生专项补助的通知,不仅为确实困难的学生申请临时困难补助,而且通过对国家助学金、校友奖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的公开评审、“榜样法大”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充分利用校内外自愿,实现全面发展。2018年度共有76名家庭困难本科生获得了资助。
5)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学院新闻中心先后报道了学院教学科研活动,党团建设及学生活动,并且创立了“外院之星”、“风云人物”、“惊才风逸”和“外院微光”等栏目,成为学院师生交流的重要网络空间。
3.全员动员,精心组织,建设学院教师工会之家。
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顺利召开教代会,先后组织元旦联欢会、教工春游、秋游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积极建设外语学院“教师工之家”,开展茶艺欣赏、品咖啡、茶话会等;关爱退休教师,定期看望老教师;而且组织编撰《家•园》电子期刊,“外语家园”、“外语学院老宝贝”等微信群,构建学院教职工的网络精神家园,传递关爱和鼓励。
六、困难与问题
1.学科培育:在全校十几个学院中,外国语言文学作为一级学科还未获得博士授权,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博士点的学院。虽然在2017年我们努力申报一级博士点,积极争取自主设置二级博士点,但是都未果。有些是我们自身实力较弱的问题,也有一些我们自身无法改变的问题,如招生人数太少,学校对弱势学科的忽视等。此外,为了打造学科特色、发展边缘和交叉学科,我们急需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培育我们这个弱势学科,从而能够在同行(政法类院校)中走在前列。
2.师资建设:本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缺少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尤其是非通用语种(俄语、德语、法语语言文学),有的学科缺少教授职称的带头人。师资队伍中,尤其缺少具有博士学位的、主持国社科、教育部社科或北京社科项目的高级职称人才。希望学校能够在我们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人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3.教学科研: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法科强校的大背景下,积极凝练“外语+法律”的学科特色,但由于不属于主流学科,我院教师在申报分量比较重的纵向项目上不占优势。目前,学院的项目中较缺少这类纵向项目;现阶段,本学科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教学成果奖还非常不足。科研骨干目前可以再申报新项目的人员有限,所以科研压力很大。
4.人才培养:本学科招生指标太少。2017年申报博士点功亏一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招生人数过少。自2007年招生以来,英语语言文学每年8个招生指标,俄语、德语、法语语言文学仅各3个招生指标。而目前我院共有26名硕士生导师,生师比严重失调,培养成本巨大而且浪费,本学科的人才培养优势不能体现,各项指标虽然能达到学位授权点合格的基本条件,但数量太少,尤其在与其他外语类院校进行评比或开展竞争中就不占优势。同时,导师的考核也由此而带来问题。此外,今年年终绩效奖我们学院低于全校平均值,原因是我们有MTI专业硕士,要求自负盈亏。我们每年MTI只有15个招生指标,事实上连培养成本都不够,全部用于了培养费用,如课时费、校外导师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费等等,而基本上无法发放奖励基金。因此,希望学校从学科发展全局考虑,为我院多划拨一些招生名额。
5.社会服务:希望能广泛吸纳行业和学界的专家学者充实本学科的研究队伍,扩大法大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同时加强与行业与公检法等实务部门、单位的深度交流及项目合作。在这方面,也希望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
6.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提升国际化,外语学院在助力学校其他学科国际化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发展。我们的非通用语种的学生二年级必须出国学习一年,但是多为自行联系和导师帮助联系的项目。虽然学校有很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每年都有很多法学师生去国外大学进行交流与访学,但我院学生能够参与的项目并不多(特别是联合培养),教师除了学校的海外提升计划外(主要针对年轻教师),学校层面的派出和交流机会较少。所以,我们希望学院能够借助法学学科大平台,获得更多的在国际交流方面的学校层面的支持。比如资助师生去国外进行长期、短期项目交流;加大力度资助师生参加国际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