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章波澜壮阔,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我们相信唯有鉴往得以知今,唯有学史得以明智……”在中国政法大学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社团成立答辩会上,这段青春激昂的陈词打动了所有评委,“薪火”历史文化研习社正式注册成立。
从“第一课堂”走向“第二课堂”
人文学院开设的《近代中国女性、战争与革命》通识教育课程选取了跨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各历史时期的9位知识女性作为个案切口,通过比较她们的生命故事与思想谱系,解读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与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中国道路生成之间内在的历史逻辑。由此,军都山下、拓荒牛前,一群热心“四史”学习的师生“抱薪人”,不约而同地聚合到一起,提议共同点燃法大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薪火”,感悟大变局下百年未有之波澜壮阔。
从《薪火》课程刊物到线上工作坊、从“薪火”校内研读班到跨校交流宣讲,社团始终立足于宣传繁荣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努力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发扬好,将讲好“法大故事”与社团文化实践相结合,为培养新时代志存高远、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积蓄青年力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探索建设校园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在选课同学们的发起下,学校第一个以“四史”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薪火”历史文化研习社正式注册成立,人文学院任课教师高翔宇作为社团指导教师。
永葆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
“回顾法大的学术先贤,寻访本校的科学大家”。刊发在1986年中国政法大学团刊上的一篇文章《法大四大才女》介绍巫昌祯、薛梅卿、严端、孙丙珠4位女教授的治学经历和家国情怀。“她们或是爬梳法律古籍废寝忘食,或是实干兴教诲人不倦,或是为人师表敢讲真话,深度参与《刑事诉讼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奠基性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体现在老一辈法学教育家敬业的人生态度、严谨的治学风气和崇高的道德品格。是他们将青春最美的旗帜飘扬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北京政法学院,用激情燃烧的岁月推动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法学院2018级越纪坤在与社团伙伴们分享学习体验时感慨道。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四大才女”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法治梦而不懈奋斗的一生,她们提出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代表着法大特色、法大风格、法大气派,是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的法大经验、法大智慧与法大方案。
“四位一体”理论研学 讲好“中国故事”
研习社开展“影视中国与书香叙事”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赏析电影《建党伟业》、电视剧《觉醒年代》,阅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等专著。指导学生撰写《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妇女运动的新阶段》等理论学习文章,在主流媒体发表,参加高校宣讲交流活动。
“党史学习、法学教育、女性文化、社团建设四个维度相融通,通过组织诸如工作坊、研读班、跨校交流、理论研究等多样化、创新性的社团活动,打造常态化学习机制、传递正能量,助力法大学子在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中学理论、长才干,从而实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与理想信念的统一。”高翔宇这样憧憬着社团未来的发展。
“从校史中挖掘宝贵的精神财富,读懂党领导下的共和国法治建设发展史,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讲述好党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社团成员黄莹莹立志以“四大才女”为榜样,投身共和国法治事业。中国政法大学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从“第一课堂”教育教学过程带着理论与兴趣,自觉走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实现“教学实效”与“学习长效”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