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党史故事之三】毛泽东与农民运动讲习所

来源:新闻中心  校对 王倩   发布时间:2021-04-23

【编者按】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本栏目将以党的100年发展历程为顺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栏目策划: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祥宇

毛泽东与农民运动讲习所

(作者 冀宇超 编辑 朱晓悦 鄢峻安)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曾经有一棵龙眼树,当年在这棵树结果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经常和学员们吃着这棵树上的果实,聚在偌大的树荫下畅谈农民运动和国民革命。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形成使得反帝反封的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发动和团结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在这之前的海丰县农民运动和赤山约农会的建立,都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运动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提高农运水平,唤醒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东革命政权在广州先后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时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彭湃担任第一任所长。

BFDBE

(出自《光明日报》2016年06月26日 第9版)

1925年,一个操着湖南口音的年轻人从湘楚大地出发,带着满腔热血来到了这片被革命血液浸润多年的土地,这个眉清目秀、眼睛中却又闪烁着刚毅之色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他应彭湃之邀,星夜兼程赶到广州担任第五届农讲所的教员。第二年,毛泽东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并担任了第六届农讲所所长。1926年5月3日,广州农讲所举行了第六届学员开学典礼。典礼由林伯渠主持,毛泽东作开学报告,参加开学典礼的除了时任广东全省农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彭湃和共产党代表彭述之外,还有国民党内的诸多要员,包括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谭延恺、妇女部长何香凝、广东大学校长楮民谊、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陈其瑗、文学院长郭沫若等人。

为搞好这届农讲所,毛泽东花费了大量心血,首先体现在他对入学人员的甄选与分组上。他亲自主持对学员的口试,仔细询问他们的籍贯、成分、原来的职业以及当地农民运动的进展情况。再根据学员们来自的地区,划分了13个农民问题研究会,亲拟了36个调查项目,引导学员们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让农民对农村有了全新的认识。

如何能够使得农运干部更快更好地学习革命理论呢?毛泽东亲自进行了课程安排。他主持的第六届农讲所共开设25门课程,讲授时间13周,共252小时,主要是讲授农民运动与国民革命基础知识。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毛泽东亲自讲授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并为学员专题讲授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赢得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毛泽东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传播到农民心中,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熊熊烈火。

41AC0

(出自毛泽东农讲所纪念馆)

毛泽东还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1926年6月大雨滂沱的一天,学员们铮铮的口号响彻街头,雨水贴着一群年轻人的脸颊淌下,却抚不平他们的悲愤,那天是纪念“沙基惨案”一周年的反帝示威游行,毛泽东亲自率领全体学员冒雨参加,激发了学员的革命热情,深化了学员的革命认识。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高度重视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农运干部的调查研究意识。当时,由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颇具成果,毛泽东便亲自组织学员在毕业之前到海丰县实习两周,学员们收获很多,有学员回忆道:“学员分头到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进行访问参观,做宣传工作,调查了解农民的要求和思想,学习农民运动的经验”。调查结束后,他总要详细询问他们的调查情况,帮助学员总结提高。而院中的那颗龙眼树便成了他们促膝长谈的惯常去处,毛泽东一有空,就和学员在树下谈心,了解学员思想情况和各地农村情况,进行理论指导。

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农讲所的青年们还要定期接受军事训练。他们通常被分为两个中队,六个区队,“于五六七三个月内,实行正规之军事训练,共计训练十星期,上操一百二十八小时。”广州的夏日通常烈日炎炎,灼热的阳光晒得人近乎晕眩。但学员们胸膛挺起,士气昂扬,训练动作整齐划一,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正因为严格按照实战化标准的训练,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也是毛泽东青年时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理念的很好体现。

白天的毛泽东是讲台上那个着粗布衫的、滔滔不绝的雄辩者,他的眼前是一群眼睛里充满希望的农运干部。夜晚来临,毛泽东却又变成了寡言的沉思者,他伏于案前,桌子旁边是一个由两条长凳拼成的木板床,床上铺着的是陈旧的草席和白被单,床头还有一对湖南制的方形竹笼,里面盛衣物,上面堆放书报杂志。在这间小小的东耳房里,那群农民眼睛里的希冀一直在毛泽东的脑海里闪烁,困局、出路,困局、出路……一夜又一夜,他不停地思索着问题的答案。

在彻夜不眠的灯火中,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逐步走向成熟。在主持第六届农讲所期间,毛泽东主编了《农民问题丛刊》,并在之后的考察中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文章详细阐释了在农村建立农民民主政权、农民武装的必要性,并做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伟大判断。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第六届农讲所于1926年9月结业,学员们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立即秘密返回全国各地,担任农民运动的特派员,举办地方性农民运动讲习所,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我们离所时,毛所长叮咛大家要做革命的火种,让革命烈焰在塞外熊熊燃烧起来。”蒙古族学员高布泽博的回忆,道出了广州农讲所对中国革命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农民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到1927年6月,全国已有15个省、区有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到九百多万人,密切了我党同广大农民的联系,为后来我党开辟以农村为基础的工农武装革命道路,建立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声势浩荡的国民大革命中,农民没有选择做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加入历史变革的进程。各地的农民运动极大地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极大推进了中国的革命进程,充分彰显了农民的阶级力量和革命斗志。再次印证了毛泽东同志的那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编辑 孟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