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法大师生畅谈学习马怀德教授《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感想

 3-6   阅读:
T AAA

3月6日,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讲解《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他以“应急法治”为主线,科学严谨地回答了“为何防疫需依法”“如何依法防疫”等宏观法治问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广泛关注的六大具体法律问题”。法大师生认真聆听后,纷纷发表感想。

今天认真学习了马校长的公开课,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马校长在课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应急法治。正是因为紧急状态会极大地扩张政府权力、克减公民权利,所以才更要遵循法治原则。立法可以适度活跃,但执法必须严格依法,确保主体适格、行为适度,不逾越法律的边界。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蔡元培

马校长以“应急法治”为主线,高屋建瓴、科学严谨的回答了“为何防疫需依法”“如何依法防疫”等宏观法治问题,深入浅出、细致生动的解释了“社会广泛关注的六大具体法律问题”。这既是一场为社会各界答疑解惑的生动普法课,也是以“法治天下”为己任的法大人向国家和社会提交的一份建言书,正当其时,意义深远。

——法学院 胡斌

突发的新冠疫情,一定程度打破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面对疫情,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声音。有的观点认为事急从权,在紧急状态下无须法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马怀德校长在《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的公开课中,从“为什么需要依法防控”“如何依法防控”及“依法防控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三个方面,详细而生动的从法学家的视角讲解依法防控涉及到的法学理论与法律问题,既是对总书记指示的理论解读,也是对依法抗疫的制度分析。作为法学研究工作者,我听后收益匪浅:

第一,依法抗疫的法理基础从属于一般法理但又有所不同。马怀德校长在公开课中特别分析了应急法律体系的特征、原则,尤其强调其“应急原则”,而这正来自于其所应对的突破公共事件的特征。在我看来,这些正是“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治保障”的基础法学理论。正确理解这种基础理论有助于我们明确依法防控的方向。

第二,依法抗疫是一个体系性的工作,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并且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马怀德校长特别分析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环节。执法环节,在目前的防控工作中,的确是影响防控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最容易引发社会关注的环节。严格、公正、文明的要求,既是对防控效果的要求,也是对防控行为的规范。

第三,依法防控涉及到多重法律关系,多个法律部门,需要协同治理、体系解决。马怀德校长特别分析了在目前防控之下涉及到的六个法律问题,并且针对详细的实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既包括了针对依法防控目的的分析,也包括了针对依法防控如何进行的制度解读,丰富了我们对依法防控中的法律问题分析的理解,具体化了我们对依法抗疫的理解。

正如马怀德校长所说,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是我们打赢抗疫之战的有力保障;本次公开课,则为我们从法学基础理论、具体制度环节以及法律问题分析三个方面带来了针对“法治轨道”的“说明书”,为防控法治工作和应急法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

——民商经济法学院 任启明

马校长《疫情防控法律问题》的公开课对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法律问题及如何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于当下依法防疫抗疫意义重大。个人私权利的克减与政府公权力的扩张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必然。但是,马校长在授课中强调了各级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应重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做到于法有据,坚持以人为本。诚然,只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情理与法理的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保护人民利益,促进全民知法守法,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海全

马怀德校长的讲课既富有学理性,又具有通识性,听完后受益匪浅。我体会最深的一点,马校长在讲课中讲到,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具有时间突发性、危害严重性、利益公共性和防控紧迫性,因此,必须要运用法治手段来应对疫情,保障社会秩序稳定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这次听课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它需要结合最新的形势发展,直面学生内心的困惑,自己用心备好课,给学生上好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抗抗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整个国家都被动员起来,各级政府和卫生组织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控各地区的疫情,公民也积极配合国家进行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个人认为就像马怀德校长说得那样,要在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下进行。这次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国家的工作和运转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更要坚持依法治国,要在法律下进行防控疫情。我觉得越是危机关头和重大事件,我们越要坚持依法治国,现代社会的趋势就是建立法治社会,如果面对疫情就可以不遵守法律那又谈何建立法治社会呢?在疫情面前,各级政府要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进入应急阶段开展自己的工作,但各项工作都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进行;公民也要在应急环境下履行自己的义务,配合国家防控疫情。我相信在遵守我们国家的应急法制的基础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会更加合理、系统、科学。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1801班 杨海波

听了马校长的公开课后,我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法律法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身边和媒体上的各种防疫事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疫情是需要集体和个人需要共同去面对的突发公共事件,这体现在在应急状态下,国家公共的权力和义务极度的扩张,公民个人的权力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损失需要我们共同来面对。若是能够了解法律法规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规定要求,理解防疫工作的艰巨性,也就不会出现大量如冲闯封锁路口、抗拒防疫检查的违法事件。

马校长指出,在应急状态下,地方政法采取应急状态下的法律措施可以通过地方人大的授权,规定公民个人的义务和政府有哪些权力采取哪些措施,同时需严格规范执法,坚持公正司法,避免出现过度执法等。经过了马校长的这一节课,结合最近网络上和身边所发生的各种公共事件,我对法律在灾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更加直观。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的一次大考验,同时对我们个人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我们应当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坚持依法防疫,共同度过这次难关。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网新1801班 张雨生

今早九点,我在学习强国网站上准时观看学习了马怀德校长主讲的疫情防控公开课。马教授从问题切入,从为什么要依法防范到如何依法防范,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突发性、危害性、公共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从多个维度阐述了不同法律主体在面对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应当如何坚守法治理念,运用法律手段,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不同环节,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这节课,我更加认识到法治的力量,特殊情况下更需要法律的支持与规范。这节课我收获良多,更加激励我在疫情期间也要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法律知识。全民知法守法,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全民齐心协力,定能共克时艰,打赢这场疫情防疫攻坚战。

——外国语学院 英语1901班 陈筱蓉

马怀德校长关于对疫情期间若干法律问题的剖析让我们再次以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公共问题与法律之间的紧密联系。人们都处于一个公共的社会环境之中,彼此之间互相影响。当公共问题特别是突发性公共紧急事件发生时,更能考验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尊重,以及法律的适用性和固定性。在公共紧急事件发生时,人们的心态往往趋于紧张,理智的思考往往容易受到刺激和冲击。而这时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能良性运转的依据就是法律有没有被切实地实施,有没有被切实地尊重。因为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社会更加良性的运转,当我们面对悲剧带来的恐惧甚至是愤怒时,更应当熟知法律的权威和作用。此外,如何推动法律在突发性公共紧急事件时的可行时效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最紧急的时候最快的将适用性的法律应用在所需之处,才能进一步规范社会良性公共运转,从而达到维稳的目的。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901班 李自成

今天是疫情防控公开课的第二天,也是过年后疫情爆发的第四十二天。我们仍时刻牵挂着疫情的实时动态,但同时更为重要的总结学习也摆在了我们眼前。作为法大的学子,无疑对法律与防疫这对看似无关系,实则切要莫大的领域十分关注。今天马怀德校就依法防控方面,给予了解答。

“为什么要依法防控? ”校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应,分别是“法治对于防疫的重要性”“应急法治的特点和适用原则”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依法防疫的必要性”。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国家与公民权利,政府与防疫政策的动态关系。

“如何依法防疫? ”在必要性之外,校长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坚持科学立法”,以完备的法律体系应对突发事件。“坚持严格执法”,用规范的体制保障法之必行。“坚持公正司法”,让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惩治。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单位都有义务协助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关于“防疫中的六个问题”,马校长也进行了详细讲解。疫情涉及众多法律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行政民事刑事等。校长从中摘取了六个案例,“公民个人如实报告”“疫情防控措施的合法性”“对密切接触者隔离”等一系列具体入微的法律问题,详细的向我们说明疫情之下的权利与义务。

相信这次课程之后,除了“法律有效保障”之外,我们更能学到更多作为一个法律人应当知道且做到的知识。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1901班 朱泽凯

 

 

编辑 黄雨薇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