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怀德致辞 摄影 尹建峰)
9月18日,由我校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名家讲坛”第十一讲在海淀校区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与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及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莫纪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法治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为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论坛由校长马怀德主持,校内外近百名师生积极参与。

(莫纪宏主讲 摄影 尹建峰)
在演讲中,莫纪宏首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学术发展方面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中国法学界在全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教学、宣传工作中,扮演着直接参与者的角色。在研究和推动这一思想进入政策层面的过程中,法学界为党和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策略和建议,发挥了积极且正面的作用。同时,莫纪宏教授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法治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更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莫纪宏首先详细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定位。他明确指出,这一思想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根植于中国的法治实践,并在制度层面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随后,莫纪宏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涵盖了习近平在地方执政时期形成的理念,还包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其主要内容不仅包含“十一个坚持”,还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与其他社会现象重要关系的阐述,以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法理基础和实践要求的论述。
总之,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从历史层面来看,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内涵,使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当代依然焕发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契合时代需求的法治保障,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理论层面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实践层面来看,它倡导法治实践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从世界层面来看,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尤其是在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场合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关于全球治理的五点倡议,其中第三点着重强调加强国际法治,这标志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活动现场 摄影 尹建峰)
演讲结束后,现场师生纷纷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积极提问,莫纪宏逐一耐心解答,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执行院长喻中参加论坛并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