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思辨能力培养

 6-23   阅读:
T AAA

6月22日,我校名家论坛第173讲在昌平校区逸夫楼1037教室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思辨能力培养”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

(刘和平教授作客名家论坛)

刘和平就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中语言服务人才和翻译人才具备何种素质等话题展开自己的讲座内容。她说,语言服务环境发生变化,翻译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译员的工作任务和形式均在不断变化,语言能力是基础,但职业化最重要的则是思辨能力,也是应对各种变化的基本条件。现代工业的生产流水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服务产业化导致内部结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流程和工序中都出现了专业的分工。大数据与智能化时代给译者的学习与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以前单兵作战的形式到现在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

刘和平对译者的思辨能力也做出了诠释,何谓思辨能力?《礼记·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中的“思”、“辨”即思辨一词的本意,也是批判性思维的精髓所在。思辨就是思考,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学习能力。能否发现并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是从业人员的必备能力。译员的思辨能力体现之一就是在现代技术带来海量信息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译前准备,如何进行资料筛选。译员应思辨,通过对双语概念及其跨文化背景的认真解读,切实了解各种概念的真正含义,这远比知道具体词汇更加重要。以中西方一直争论的“人权”为例,争论不休的核心在于中西方所讨论的“人权”虽然是同一词汇,却有又不同的含义:西方所指的人权是言论自由;而中国的人权主要是生存权,生存权才是最大的民主权利。如果没有思辨,只从语言表层结构解决问题必然会引起不良后果。大数据带来的嵌入式终端与信息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即运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刘教授提出,只有能说出来、能写出来的才叫能力。中国的教育体制灌输了太多的知识,但是缺乏对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刘和平指出,培养译员时仅仅注重语言层面的培养并不能触及根源,其关键作用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大脑有知识图式,翻译都是发散性思维。知识范围很窄的人,大脑回路很少,翻译无法做到精准到位。译员应具备时时刻刻获取信息的能力,大脑永远在整理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跟踪国内国际社会的发展。只有获取信息量足够大,译员才能更加懂得甄别重要信息,在翻译中促进双方达到理解和沟通。另外,对于译员而言,也决不能忽视母语的修养。

大数据的优势在于帮助预测,机器可以无需重复地记忆大量信息,译者应如何做到比机器更加智慧。刘教授强调,让人变得越来越懒(能交给机器做的就交给机器做),但同时越来越聪明(人来设计并完善机器的工作)。

最后,刘和平对于校企合作、项目开发、翻译职业化、专业化人才培养等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编辑/骆红维)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