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人民日报】黄进:这是国际法学人大有可为的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  4-17   阅读:
T AAA

“要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善用国内规则和国际规则,把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法律上处理好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一批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国际法治人才。”

“中国国际法研究从一开始就与改革开放相伴而行。1978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强调了国际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谈起中国国际法学科走过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充满感慨。

从学习国际法到研究国际法,从中国自主培养的首位国际私法博士到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40年来,黄进见证了中国国际法学科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并逐步发展成为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科体系。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中国掌握、遵守国际法,践行和建设国际法治的进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是现行国际法的学习者、追随者、适应者,更是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遵循公认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严格履行基于国际条约承担的国际义务,对涉及国际法各个领域的诸多问题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中国也参与了数以百计的多边国际公约的草拟和制订,并成为诸多国际公约的原始缔约国或参加国,从而对国际法的编纂和逐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黄进说:“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与世界各国一道奉行、遵行、践行国际法,为国际法的创新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8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黄进认为,这是中国对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的新贡献。“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法的支撑;另一方面,这一理念为当代国际法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为国际法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黄进建议,各国应以国际法为准绳,建设性管控好分歧。

“中国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黄进说:“尤其在外层空间、海洋、网络、极地等新领域,更需要国际法来规范。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努力为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提出更多建设性方案。”

“要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善用国内规则和国际规则,把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法律上处理好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一批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国际法治人才。”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黄进说,“法”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而“德”更注重的是心灵的修炼。国际法人才捍卫的是国家利益,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谈及国际法人才培养,黄进如数家珍:在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框架下,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设立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入选学生不仅要夯实法学理论基础,加大国际法研习力度,还着重提高英语能力、学习法语等第二外语,以适应当今国际法律事务普遍运用英法双语处理的局面。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西班牙语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

“这是一个需要国际法的时代,也是国际法学人大有可为的时代。”黄进对培养国际法人才寄予厚望。

原文:《中国为国际法的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权威论坛)》 刊于《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7日 17 版


编辑 黄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