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江平先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沉痛悼念江平先生 > 正文

忆“江奖”

来源:冯珏 发布时间:2023-12-22

又到了令人伤感的冬季,又一颗巨星陨落。

1997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开学典礼,在昌平区府学路的学校礼堂里,我第一次见到江平老师。在如雷的掌声中,江平老师开始了他循循善诱的讲话,告诉我们在大学要学什么、做什么、体验什么,给予我这样首次背井离乡的学子无尽的关怀和温暖。

2000年冬季,首届江平民商法奖学金开始评选。评选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考了些什么,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了。面试是抽题回答。我比较幸运,抽到的题目比较简单,所以也没有印象了。但我至今记得,有位同学抽到了“什么是营业”的题目,并由方流芳老师主问,我不由得为这位同学捏一把冷汗。首届“江奖”的颁奖仪式是在友谊宾馆的友谊宫举办的,是时也是江平老师的七十华诞。王涌老师让我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我十分忐忑,花了好长时间准备讲稿,但是不善言辞的我心里非常清楚,讲稿平庸至极,无非是些感激和祝寿之类的话,说的时候也异常紧张。但是江平老师、王涌老师仍然微笑着对我表示肯定。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包容和鼓励,对于当时羞涩腼腆、毫无自信的我而言,是多么温暖而有力量。

2001年本科毕业之际,我有幸获得了保研资格,无须参加专业课笔试,直接面试。当时,有传言曰法大民商法专业不喜欢接收保送生尤其是女生,我有些犹豫究竟报考哪个专业。几经思量,让我下定决心报考民商法专业的,就是“江奖”。

搬到蓟门桥后,有了更多的机会聆听江平老师的讲座。2002年,好像也是在冬季,蓟门桥的礼堂里人山人海,不仅座无虚席,而且但凡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那天,江平、郑成思、梁慧星三位老师做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即兴辩论,主题是中国应该制定一部松散的还是体系严密的民法典,以及民法典是否纳入知识产权。现在想来,学界当时对于民法典的编纂方针存在重大分歧,可能也是2002年民法典编纂工作中断的原因之一。法大的蓟门桥院落虽然不大,但是有思想交锋,有观点碰撞,有智慧启迪,对于学生而言,是享用不尽的饕餮盛宴。

还有一次关于信托法的讲座,江平老师打开一张当天的报纸娓娓道来,领着听众不断接近“信托”这扇略带神秘的大门。江平老师的讲座总是很有节奏感。他不是自顾自地讲,而是不断地通过提问、停顿甚至是语气、眼神来与听众交流。他总是适时地“留白”,给听众思考和回味的时间,然后又适时地把听众的思绪拉回来。江平老师的讲座营造出一个只有他与听众沉浸其中的独特时空,即便讲座结束后依旧余音绕梁,令人久久回味。

后来,我离开蓟门桥,到沙滩北街十五号继续我的求学生涯,能见到江平老师的机会就少了。但是我有幸参加过一次“江奖”的评选工作、一次“江奖”的颁奖典礼,也非常有幸作为首届“江奖”获得者的代表参加了江平老师八十、九十华诞的庆祝活动。遗憾的是,我自知才疏学浅、成果贫瘠,愧对“江奖”勉励,所以总是跟在国辉师兄后面给江平老师敬酒祝寿,未敢直抒胸臆,终成此生憾事。

不经意间,曾经赖以解惑的老师,一位位驾鹤仙去。此时感到的,是无比的重担和责任。昨夜孙宪忠老师来信授道,要求我们“挑起民法发展的大梁”。虽然深感任重难堪,但这不正是“江奖”旨在赓续民商法学发展之意吗?

江平老师千古!“江奖”精神永垂!

作者冯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编审,《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

编辑/陈睿

沉痛悼念江平先生

我所接触的江平先生

忆“江奖”

点滴回忆,皆是温暖 ——怀念敬爱的江平老师

悼法学泰斗江平:呐喊者转身,金石留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