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上午9时,一场以婚姻家庭纠纷为主题的模拟法庭活动在海淀区魏南社区展开。本次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青年汇普法志愿小组承办。活动旨在增强学生服务百姓、回馈社会的观念,增强社区群众的法制意识,帮助群众了解诉讼的过程,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
“请原告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入庭就坐,原被告是否到庭?”伴随着书记员清脆而又严肃的开询问声,魏南社区的普法“模拟法庭”正式开庭了。
结合婚姻法解释三出台后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反响,本次模拟法庭以原告李莉诉被告王浩纠纷一案为诉素材,旨在深化群众对于婚姻法解释三的理解。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志愿者的扮演法官、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证人等角色。虽然还是在校的学生,各组角色都表现到位,控辩双方就是否应该保留被告在婚姻家庭中是否有过错、婚后男方父母购买房子的归属以及双方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物质条件可以通过被告方支付抚养费来负担,而我方当事人则可以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要被告认真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我方当事人完全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原告的代理人,蒋亚鹏极力为被代理人维护利益。
此时,被告代理人也不甘示弱:“原告方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捉襟见肘,我们很难想象她不会使用孩子的抚养费去维持自己的生活,这样我方当事人的支付的抚养费不就成了原告的社会救济金了吗?”辩论的过程激烈异常,但庭审气氛却控制得当,法庭审判各项程序及庄严氛围展露无疑。
整个庭审的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规定进行,这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给社区的居民上了一堂深刻的法制教育课,受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本次活动增强了学生服务百姓、回馈社会的观念,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居民对法律知识尤其是与其利益密切相关法律的学习,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维权观念,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铺平道路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