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法大讲座第五期:大山侃大山——中西之间的所见所思

来源:文/王宇彤 鄂玮 图/李魏   4-14   阅读:
T AAA

4月10日19时,由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会承办,中国政法大学校友联络会协办的第五期法大讲座 “大山侃大山——中西之间的所见所思”活动在我校昌平校区逸夫楼刘皇发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加拿大籍著名学者、主持人、相声演员大山做客法大。

“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在大山“央视风格”的开场白后,讲座拉开帷幕。首先,大山用“广告侵权”的生活趣事拉近了与法大学子的距离,用当下流行的《小时代》模板介绍了自己来到中国后的发展历程:大山1.0为相声时代,他在这个阶段被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相声所吸引,不仅喜欢上相声的幽默风趣,他更加被相声中所反映的风土人情所感染,因为这一切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最直白地反映着中国文化;大山2.0是文化使者时代,作为一个深刻中西文化差异的外国人,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即使这份力量薄弱,但他也会尽力而为;大山3.0为喜剧时代,在参与脱口秀的节目过程中,他感到自己很快乐,也希望自己可以把这种快乐永恒的传递下去,所以他又踏上了“脱口秀的征程”。

“大山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在讲座中,大山提到这句观众让他最感动的话,他表示正是这句来自观众的评价让他更加喜爱中国文化的、也对相声艺术的追求更加热烈,“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很好,它是一种鼓励式教育,外国人说一句‘你好’,中国人会夸赞你汉语真棒,再说一句‘谢谢’,他们又会说你真是个‘中国通’,所以我的汉语进步很快。”时至今日,已经是大山来到中国的第二十五年,这期间他也接触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各个角度感受着中国的发展与变化以及世间百态,他表示他从中体会到各种滋味,而这一切都像是助跑器一样在推动着他继续向前奔跑。

最后进入互动环节。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同学提问道: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主持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该做哪些准备呢?” “做你自己,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格,不要只听命于导演的设计。”大山这样答道。但谈及是否会“因为太太是中国人”而在生活中产生一些中西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时,大山说:“其实几乎是没有的,我太太和我的母亲关系很融洽,甚至连我自己有时都插不进去话。同时,我自己和岳父也更像是朋友一般,我们相处得很好,无论是在价值观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们的看法都不谋而合。”风趣、健谈、阳光是大山给同学们深的印象,而他幽默、诙谐的讲说更是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讲座结束后,一位来自拉丁美洲厄瓜多尔的留学生阿蕾这样说道,“在看到大山可以如此流利的说中文时,我很受鼓舞,我们好好学习的话,也一定可以像大山一样流利的讲出中文,大山给了我更努力学习中文的信心。”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