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秉承法之精神 推动普法宣传记“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

来源: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团宣新闻部   12-9   阅读:
T AAA

秉承法之精神,共筑学术净土

——记“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保护知识产权活动

文/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团宣新闻部

12月4日11时许,由北京市12330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办、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12330“抵制学术剽窃,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倡议活动宣讲大会暨签字仪式在我校校园正式拉开帷幕。在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拉出的横幅上,一个个法大学子虔诚而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次活动旨在让人们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守护学术的纯粹性。唤醒公众对剽窃抄袭的警惕,敲响法律与道德的警钟已成为广大高校学子的一致诉求。为了响应时代精神的号召,秉承法之精神,共筑学术净土,在12330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校值“12.4法制宣传日”举办保护知识产权系列宣讲及签字活动,并向北京市各高校发出倡议,得到了各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另外,12月1日12330“抵制学术剽窃,保护知识产权”倡议活动宣讲大会在明法楼407室召开,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代表参与了大会。12330知识产权负责人、我校刘瑛教授及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代表刘志豪同学先后就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做了宣讲,增加了与会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热情和信心。大会最后主持人宣布12330“抵制学术剽窃,保护知识产权”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签字活动中,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来到活动现场签名并与同学们亲切合影,冯世勇表示本次普法活动意义重大,对同学们的努力给予了真切的肯定与支持。

12时许,此次12330“抵制学术剽窃,保护知识产权”签字倡议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提高了我校学子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彰显了新一代大学生的正义感与责任意识。


秉志愿之精神 扬法制之风帆

——记“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之青年普法活动

文/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团宣新闻部

11月30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开展“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之青年普法活动。本次青年普法活动的地点位于昌平区回龙观龙腾苑社区,普法志愿者们向该社区居民发放普法手册和礼品,进行法制宣传,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

本次活动旨在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进行知法守法的教育。参与活动的群众热情高昂,不同年龄段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显示了全民对法律知识的渴望及对法治社会的追求。

15时整,普法活动正式开始。在主持人介绍本次普法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后,志愿讲解员张建峥同学为大家讲述了有关劳动法的法律知识,现场观众均感深受启发。随后,讲解员刘枭同学也为大家热心地介绍了有关工伤保险的法律知识,其他志愿者也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参与群众做了耐心的讲解。由于所讲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区居民兴趣浓厚,态度认真。

在讲解完毕后的提问环节里,居民们踊跃发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法律援助中心还向提问观众准备了精美礼品。此外,校艺术团的同学也在活动间隙为大家表演了相声《对春联》、双簧管独奏、单簧管伴奏等精彩节目,赢得了居民朋友们的赞赏,更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欢乐轻松的氛围。

表演结束后,“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之青年汇普法活动”在阵阵掌声中完美落下帷幕。法律援助中心同学们的努力和专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与称赞,同时,居民们直言在本次活动中收获颇多,也希望能把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秉承法治理念,传播法治精神

——记农村与法治研究会“12•4”普法活动

文/ 团宣新闻部 青年志愿者协会

12月1日上午,由农村与法治研究会法律实践部举办的“12•4”普法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农村与法治研究会“12•4”普法活动面向各社区、乡镇,是我校学“12•4”普法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发放传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发放普法手册等形式开展。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科普宣传,农研会向社区居民针对新婚姻法、继承法等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并发放相关读物,以帮助居民扫除法律盲区,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

上午8时,法律实践部的普法人员抵达本次普法活动宣讲地沙河镇。当地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普法队伍,并提供了一些普法必需的物品和资料。在准备好横幅、问题墙及竞猜的奖品后,普法活动正式开始。当地居民十分积极地参与了活动,有奖问答环节的参与热情更是格外高涨。有奖问答的问题共分为“民法总则”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组及“土地法”组等五组,参与居民选择其中任一组,在所选组内可选择答任意数量的题目,答对的数量越多,奖品越丰厚;若有答错的题目,会有工作人员为其讲解。如此寓教于乐,让居民们既收获了快乐,也进一步熟悉了法律知识,真正实现了普法活动的目的。在活动现场,很多答题人表示,以前对于这些法律现象认知不够,通过此次普法活动对法律的了解更加深刻了。此次活动中更是不乏在法律知识上有高度认识的普通居民,这也恰恰证明了我国的法治进程正在不断进步,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此次普法活动的主题贴近于生活,普法宣传手册内容详实规范,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和普遍认可,许多人表示将来到我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做进一步的咨询。普法人员的精心准备以及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亦受到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在场群众的一致认可与表扬。本次普法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同学们对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极大地加强了居民对法律的认识,拉近了市民与法律的距离。

11时,本次普法活动顺利结束。


守政法之圣洁 昌法治之文明

——我校普法宣传系列活动之“送法入校园”模拟法庭专场圆满举行

文/校团宣新闻部

12月5日下午,我校普法宣传系列活动之“送法入校园”模拟法庭专场来到了清华附中的校园。本次活动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承办。借“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契机,28位准律师协会的成员 为清华附中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表演。

本次模拟法庭活动的基本案情是一起发生在校园中的意外事件引发的民事诉讼案件,其中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等法律问题,与校园生活联系密切。准律师协会的金珺表示在案例选择时就考虑到了本场模拟法庭表演应当“贴近中学生生活,易于接受,从而达到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用词上也需要再三斟酌”。

本次模拟法庭在形式上严格按照法院审判庭的标准安排了法院的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等,参演人员身着正式服装“真枪实弹”地进行审判,为观看表演的同学展示了法庭准备阶段、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调解阶段、宣判等法庭审判程序。

观看的同学同学们对复杂的案情、严肃的庭审程序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在活动过程中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在互动环节更是踊跃发言。清华附中的朗艳老师表示,本次模拟法庭在选题上贴近校园生活,程序严谨,让中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据悉,我校普法宣传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普法调研、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等形式,本系列活动是形式新颖、影响广泛的校园普法活动,推广十二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模拟法庭活动旨在提高同学的法律道德观念,让同学深入了解法庭庭审的流程。本次约两小时的模拟法庭活动不仅活跃了法学教学内容,增强了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实践能力,对于弘扬法治精神、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网络传播下的法治宣传新探索

——我校12•4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文/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团宣新闻部

我校开展的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普法工作历是彰显学校法科特色,让法大学子学以致用、回馈社会,并将法治理念与人文底蕴辐射周边的良好契机。我校今年的12•4系列普法活动在坚持传统普法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普法形式,扩大法制宣传的范围与受众。

在校团委的统筹协调下,青年志愿者协会、准律师协会等多家学生组织及社团积极组织开展以“法泽天下,情润万家”为主题的普法系列活动。在农村、在社区、在中学,法大同学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辩论赛、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普及法律知识,宣扬法律精神。

本次活动开展效果良好,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组采访我校校长黄进,并对我校的一系列普法活动进行了报道。黄进校长谈到微博等新媒体应用于庭审直播时表示:这种微博直播庭审过程的形式,能够及时反映庭审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社会比较关注的案件。法院需要公开审理的案件,公众是可以通过媒体间接地接触庭审过程的。公众和媒体对审理的情况也会有所反应,并可能会通过新媒体有所表达,在这个时候,司法机关,无论是检察院还是法院,在参与审判过程中,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总而言之,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只服从法律,不要受舆论的干扰。

此次普法过程中,我校学生充分利用人人网、新浪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普法活动进行实况报道,对诸如“模拟法庭进校园”等活动进行网络图文直播。切实做到跟进时代潮流,以网络普法的形式进一步扩大此次12•4普法系列活动的影响。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