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举行

来源:文/记者 骆红维 李增洁 图/摄影工作室 于华   7-13   阅读:
T AAA

7月11日上午,我校第四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在昌平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宣传部部长刘长敏、学生工作部部长卢少华、武警选培办副主任朱克寒中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教务处副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刘琳琳、保卫处副处长兼610办公室主任韩伯君、后勤办副主任卢东、校团委副书记孙璐以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论文获奖者、班主任代表以及辅导员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永然主持。

会上,冯世勇代表学校对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和各位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带领大家回顾了本学期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他表示,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生工作队伍共同努力下,本学期学工团学系统根据年初的学生工作要点稳步落实。“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部长报告、大使报告以及CUPL正能量等活动顺利开展。在今年就业形势紧张大背景下,学工系统全力以赴,积极推进就业工作。同时本学期学生工作不断创新,在制度建设方面,全面修订了《辅导员管理办法》和《本科生班主任管理办法》;在业务提升方面,成功举办了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在团学活动方面,毕业剧《下一站:青春》完成了“依依法大”毕业晚会的华丽转身以及法大学生活动吉祥物的征集在同学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他对本次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本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具有论文数量更多、研究范围更广、涉及领域更新、论文质量更高、新人成长更快、学者参与更多等特点。同时他还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参与主体更广泛,更多的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参与其中。二是希望在研究方式上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实证研究,增强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最后,他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积极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出贡献。

刘长敏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的决定》。相关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在交流阶段,获奖代表李欣宇、岳红池、邸维蛟、徐庆分别以专业学习效果影响因素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及成果的实证分析、首都高校团组织育人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及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大学生求职简历的撰写为题进行主题发言。研讨会上就如何选题、实证研究方法、统计工具的应用以及相关对策建议等内容进行了有效的交流。

最后,卢少华宣读了集体生日名单,学工大家庭为51名学生工作者庆祝集体生日,与会领导为寿星们送上了生日礼物。

据悉,自2010年首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举办以来,目前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三部论文集,已发表文章190余篇。本届研讨会共征集了来自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以及党政干部的论文73篇,内容涉及党团建设、队伍建设、管理培养、就业指导、两课教学、网络思想教育、校园法治化、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经过严格的学术打假程序后,由学校专家领导组成的评审组慎重评议,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3名(获奖名单附后)。

一等奖:

1.李欣宇等《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专业学习效果影响因素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报告——基于商学院2010级本科学生全息样本的调查》

(项目组成员:汪澜 郭虹 何欣 李琼华 吴颖 李标 王雷)

2.刘端端《大学班级的性质与班级契约管理模式初探》

3.孙 璐、邸维蛟《首都高校团组织育人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岳红池、刘大炜《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及成果的实证分析——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9级法学实验班为例》

二等奖:

1.陈维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2.冯 恺、朱 青《法学教育目标与学生就业竞争力之关系探讨》

3.李琼华《本科生培养中的专业认同教育——以我院2011级本科生高考第一志愿分析为依据》

4.罗智敏《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5.王家启《网络平台与高校辅导员工作述论》

6.徐 庆《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大学生求职简历的撰写》

7.熊元林《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解除制度的构建》

8.张 葆《智能移动设备App客户端在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三等奖:

1.阿依古丽、周佳磊《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混合编班探索》

2.段志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付 昕《浅议文化素质教育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作用》

4.巩宸宇《从高校处分权的视角透析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

5.何 欣《发挥学长制的作用,推动学生工作的开展》

6.胡梦瑶《论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

7.李 妍《试论建设中国政法大学留学生校园文化》

8.刘 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9.宋 歌《北京地区高校开设心理健康类课程状况调查》

10.王洪松《学生党员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现状透析》

11.王敬川《论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对思路与对策》

12.王 琦《市场经济下大学生诚信就业的思考》

13.王 芳、杨明荃《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初探——以比较法学研究院为例》

14.徐京升《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刍议》

15.解廷民、刘希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状况调查报告》

16.杨俊丽《浅论新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17.袁 芳《红色“1+1”活动六年发展历程的思考》

18.赵云鹏《创新网络思想教育手段,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

19.张永然《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思考》

20.张艳萍《从实践角度分析深度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效》

21.张金磊《wed2.0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榜样教育新模式》

22.朱 林《试论高校共青团引导功能的深化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23.赵卯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证研究》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