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毕业季!为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2010年3月开始,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启动“求职经验谈——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求职经验交流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反响热烈。为此,法大新闻网今年继续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合作,在今年推出第四季求职经验谈,希望以此推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求职经验谈》,顾名思义,本专题收录的都是今年已经成功找到工作的同学们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在这里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求职过程和感悟,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坎坷或许你正在经历,他们曾经的迷茫、犹豫或许你也深有体会。然而,要始终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到适合的方法,坚持积极的态度,再加上充分的准备,最终总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获得一次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精神洗礼。
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之谈,能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交流经验,分享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作者简介】田光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10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期间,获得人民日报等多个工作机会,最终签约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机构中国金币总公司。
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看到的师弟师妹得到一些提醒、增加一些自信,如果被认为这是一个纯粹关于经验交流的讨论,那么就有违我的初衷了。
虽然已经走完大学毕业求职的艰辛路,但是它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仍仿佛还在昨日般让我后怕。多年寒窗苦读的重要目的,无非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对于出身草根的你我而言,求职之路的所有磨难都需要我们来扛——虽然背后有父母和师长无尽的期许和默默的支持,但这注定是一段必须我们自己来走的艰辛历程。其中的残酷,也只有亲自走过,才能体会。
但是我更想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来形容求职之路。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也只有通过这样一段艰辛的历程,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十几年来形成的对于学校的心理依赖,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来打破,而只有这种心理依赖被打破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漂泊,到形成对于工作单位的心理归属,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
虽然我认为求职过程并没有什么纯粹经验性的东西可谈,但是一些关于自己成败得失的总结,还是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也许这不是我即将总结的全部,但是是我自己总结的最重要的一点:求职的过程,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
一.面对浮华,选择真诚
我最想说的一点是,做任何事情的根本在于做人,求职这项工作也不例外。面对浮华的世界,我选择真诚,用真诚来感动别人。
我想我们首先是一个“法大人”。虽然我们经常这么自谓,但是我们却很少思考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内涵和传承的词语,在它上面凝聚了很多优秀法大人的心血。我很荣幸我拥有这样一张名片,让我知道我来自于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我拥有中国所有法科学生最优秀的专业能力,更加重要的是我拥有法大的风骨和法治精神。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自信——只要我们不是在法大虚度光阴,那么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还是很有基础的。
而仅仅只有“法大人”这个称谓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是一个真诚的法大人。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当踏踏实实治学,充实自己的法学知识,做一个诚实的法大人,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此不用赘述;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应当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更不能有浮夸的语言,这尤其表现在简历的制作上。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应当用自己的真诚来感动别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努力做好准备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要把这句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确实非常的困难。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这句话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首先我想把求职放在研三这一年的背景中来说,做好准备意味着对于研三这一年的时间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相对于前面两年的学习来说,研三这一年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所以在研究生前两年按课表上课、不用太多规划的学习生活方式是不能满足研三这一年的要求的,而一个较好的时间规划表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开始我们就要制定多么详细的规划,只要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就可以了,把毕业论文、复习考试和找工作这几个事情在时间上做一个较好的安排。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所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规划,真的很重要。
其次是知识的准备。在此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不仅仅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的知识,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所以绝对不可以偏废,银行业、传媒业等行业的考试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相对来说,英语和法学专业知识的准备是更加有效果的,在整个求职的过程中都要用到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选择法学相关的工作岗位,所以只要有时间,都应该好好复习。而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我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必须认真学习。
而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和形式,我们也应当有所了解,而不管招聘的具体形式如何,准备一套得体的正装,做一份能代表自己真实水平、突出自己特点的简历(这份简历不仅有中文版,还有英文版),准备一个条理清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我介绍,准备一个水平较好的论文的写作思路,对于面试常见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对于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思路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而且是非常有用的。这些准备会让我们更加的自信,会让我们给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更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还是心理的准备。求职之路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十分曲折,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必要。心理的准备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事前的重视,事中的坚持和事后的坦然——事前的重视是说,我们应当对于求职之路上的艰辛有充分的预判,并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只有对于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当困难到来时我们才不会被吓倒;事中的坚持内容更加丰富,它考验我们心理的承受能力:一方面是告诉自己坚持就有希望,放弃必然失败,这是自己必须突破的心理极限;另一方面也应当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心理减压。在求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到达心理极限甚至绝望的时候,这个时候,和亲友的沟通、看一些励志类的电影等都会帮助我们重拾信心。而每当我们在结束一次求职时,都应当有事后的坦然——对于未知的结果不要考虑太多,我们要做的是收拾心情,踏上新的征程。
三.“拼X”时代勿忘勤奋
如果有同学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坐等用人单位的选择,那么他必将浪费了时间,错过了机会。
对于我来说,求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学习中成长,而唯有勤奋努力,才是到达成功的最坚实的路径。举个例子来说,公务员考试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一门全新的考试,需要系统化的学习,而这种系统化的学习需要不断的付出与努力,这一点大家都明白。
求职中的勤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求职过程中要多投简历、多跑招聘会。因为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在投简历的过程中,很多简历需要在线投递,每次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求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白天学习,晚上投简历;而跑招聘会更是费时费力。每当这个时候,总要勤奋,早起的人儿才有工作。当我们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时候,会发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选择和努力都需要智慧
智慧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自我总结提升。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首先是对于自己的求职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我想大部分同学在求职时会考虑以下因素:兴趣、行业、工作地点、收入、社会地位、未来发展,等等。不同的人的选择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在求职之前对自己的求职重点有清楚的认识,进而形成明确的求职目标非常重要。求职目标是求职之路上引领我们前进的灯塔,有了它的指引,我们在投简历的时候才不会是海投的方式,在勤奋时才不会向所有的方向平均用力。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表现在面对选择时的坚定,很多同学都会有两个以上的选择,有时候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我有一个同学舍弃了有地位较高、有北京户口、收入也较好的工作,选择更具挑战、更有发展潜力的信托行业,让我很佩服。另外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应当听取家长、老师和朋友们的意见,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于听取意见之后的抉择,在当初考虑是否要放弃人民日报时,我听到了各方面的意见,我自己也认为人民日报很好,但是我考虑到家庭出身和自身爱好,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中国人民银行直属机构。
知道自我总结提升也同样十分重要。很多同学通过求职这个过程的勤奋学习,使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也有一些同学没有什么进步,我想这和每次求职之后自己能否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并完成自我提升有关系。每次求职过后,我们会因为尽了全力而无悔,但是每一次求职经历都会是不完美的,只有及时的总结得失,吸取经验和教训,自己才会进步,才会提高,在下一次才会有更好的表现。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我们的求职之路都会像一年的时光一样:一个渐渐转凉的秋季,一个寒冷的冬季,一个温暖的春天,一个热情的夏天。这种经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法大人,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其他的法大人,我相信只要敢于付出,在关键的时候学会选择,定会成功。
籍此机会表示感谢,我要感谢法学院老师的指导、教诲和帮助,感谢研工办老师为了我们辛苦的付出,感谢同门兄弟姐妹的情谊,感谢我亲爱的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