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晚,校友论坛第33期在逸夫楼刘皇发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我校知名青年校友王佳来跟大家讲述和分享关于他的青春与梦想的故事,论坛由教务处副处长孙园植主持。
王佳2005年毕业于我校国际法学院,毕业后以综合素质测评第一的成绩考入原崇文区人民法院,现任北京高级人民法院法官。24岁被评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5岁当选首都文明职工、26岁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7岁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30岁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王佳,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综合处的一名法官,也是北京法院历史上获得这些荣誉最年轻的人。

王佳首先为大家讲述了自己从基层法院书记员到高级法院法官的工作历程。王佳工作的八年,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审判事业。他把自己年休假,探亲假,甚至婚假都留给了工作,“5加2”、“白加黑”是他工作的常态。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里,每个晚上他几乎都是在法院度过的。工作8年多来,他每年撰写的各类文字材料超过了100万字,平均每个工作日要撰写超过4000字的文字材料。
王佳给了同学们三个忠告:一、相信但不要迷信梦想,比梦想更真实的是计划;二、相信但不要迷信权威,比权威更可靠的是真理;三、相信但不要迷信书本,比书本更管用的是实践。王佳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大学时,他是几个学生社团的负责人,还担任了班长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班级制定《班级章程》、举办系列讲座、开办模拟法庭、出版班报《争鸣》,成为了校园里小有名气的优秀班集体,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在法学院校,辩论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与辩论结缘。他对辩论也有着特殊的情节。刚进入大学不久,他就在新生辩论赛中崭露头角。没过多久,学校选拔优秀辩手征战第三届全国大专辩论会。通过几轮严格的一对一实战辩论,他被选拔进入了校辩论队,刚刚大一的他成为了校辩论队最年轻的辩手之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很快从一名校辩论队的“一年级辩手”,成长为校辩论队的队长、教练以及校辩论社“光政辩协”的总教练,多次代表学校在重大辩论活动中获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辩手。
在论坛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与困扰,王佳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师弟师妹们细心的答复,并同时强调了不断确定短期目标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本科生如果学有余力,应该多多感受和学习司法实践,尽早的学会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司法实践当中。
晚上8时许,校友论坛第33期圆满拉下帷幕,他苦干实干兢兢业业,以最积极的姿态拥抱着青年梦,践行着法大梦,追逐着中国梦。相信法大学子定会如优秀校友王佳一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