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毕业季!为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2010年3月开始,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启动“求职经验谈——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求职经验交流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反响热烈。为此,法大新闻网今年继续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合作,在今年推出第四季求职经验谈,希望以此推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求职经验谈》,顾名思义,本专题收录的都是今年已经成功找到工作的同学们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在这里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求职过程和感悟,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坎坷或许你正在经历,他们曾经的迷茫、犹豫或许你也深有体会。然而,要始终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到适合的方法,坚持积极的态度,再加上充分的准备,最终总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获得一次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精神洗礼。
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之谈,能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交流经验,分享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四月,又一届的考研落下了帷幕。一路的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勇士们收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荣耀。在这里,法学院三位2009级以高分完成自己考研梦想的同学将分享她们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怀抱考研志向的师弟师妹们。
1.天道酬勤——黄曦(以401分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
我是司考过后才开始正式准备考研,平时成绩中上,绝对不是天才和学霸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信心,相信天道酬勤。
首先谈谈公共课。英语,我的水平一般,所以复习较早。我认为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和阅读,强烈推荐张剑的黄皮书系列。我从3月开始背黄皮书《考研英语核心词汇》,同时还做了04年以前的真题,每天一篇阅读(或完型),并仔细进行分析。10月中开始准备作文,用的是星火《优秀作文100篇》,其他作文书都可以,主要是总结出自己的模板。
对于政治,我的策略是记忆+做题。十月中旬开始第一遍:红宝书(大纲)+《肖秀荣1000题》(看一章书做一章题)。第二遍:红宝书+《风中劲草》+《肖1000题》的错题。第三遍:《风中劲草书》+《风中劲草题》。冲刺:看时事部分+做冲刺题。
专业课部分,就看最新版的法大指定教材。专业课有司考累积的知识,复习考研还是很容易上手的。我整体的复习过程是先看一遍书,对照书整理笔记,看完一科就做一科的真题。然后根据整理的笔记背一遍,做分年编的真题。考研刑法总论考的较多,最近几年刑罚论考的也较多,不能忽视!有争议的地方一般会回避,考了就按我们学校书上的来回答。民法,考察物权、合同、侵权、担保,亲继和知产不考。看书和全面理解当然是基本的,把能考大题的地方都画出来,着重背。刑诉民诉尤其喜欢考书,2014年考研还要留意新的诉讼法解释。行政法和宪法、法理学要仔细看书。三国法内容多,分值少,建议看书前先大致浏览一遍三国历年真题,把握主要考察部分,再有重点地看书。
考研最重要的还是心态。一月考完研究生笔试后工作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所以用不着紧张焦虑,你打的并不是没有退路的仗,反而你是比别人更多了一个机会,送给大家一句话:Always remember that god only makes happy ending. If it is not happy, it is not the end.
2.奋力一搏——丛明丽(以395分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
关于跨校考研,我认为最应当关注的问题是毅力和心态。在选择北大之前,必须要明白其中的风险。北大历年招收的学生都比较有限,一般不会超过6个人,初试分数要求较高,且复试结果影响比重很大。在权衡了风险、利弊之后,如果仍然愿意奋力一搏,那么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考研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安排。北大考研初试分为英语、政治、专业课卷、综合科卷,综合科卷又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民诉、刑法、刑诉。对于上述科目的具体安排,依然需要个人依据自身情况设定。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英语应当尽早开始准备,且即使在准备司考期间,也不应完全放弃,也应当尽量保持每天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此外,材料的搜集对于考试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重点应当关注真题总结、参考书籍、录音、重点题目。关于专业课和综合课,北大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一般是根据历年师兄师姐推荐和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一本书即可,不需要同时关注几本书,除非有具体问题需要参考其他老师的看法。录音资料主要是推荐英华或凯程开设的培训班录音,主讲老师都是北大的在职教师。个人比较推荐王磊老师的宪法、王锡锌老师的行政法、尹田老师的民法、潘剑锋老师的民诉、梁根林老师的刑法、陈永生老师的刑诉。
如果各位师弟师妹能够进入复试,主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复试内容,北大复试分为英语听力和专业课面试。第二,北大英语听力的题型是老托福形式,各位师弟师妹应当重视。每天应当保持一定时间的听力训练。第三,专业课面试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且需要关注时事热点,部分专业方向有英语案例,如国际法方向。
以上便是个人认为考研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希望能对各位师弟师妹有所帮助,希望每一位为梦想不断拼搏的人都能够梦想成真!
3.坚持不懈——方舟(以389分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
我从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因为当时还要准备司法考试和期末考试,所以主要开始考研英语的复习。在我看来,考研英语的重心应放在阅读上,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应从两点入手:其一,单词量。无需赘言,单词是基础。一篇文章读得顺不顺,往往决定于文章中的生词(包括不知道在该情境下准确意思的熟词)的数量。其二,出题思路。在做最近八年的真题时,可以尝试放慢速度,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出题人的落脚点。
关于政治,大纲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材上有任汝芬的序列一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对于大纲,我认为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理解知识点的,务必要做到知识点的透彻。而真正用来记忆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风中劲草》系列。风中劲草的背诵篇我看了两遍。接下来,就是要大量的做题,历年真题必做,此外,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选一些口碑不错的练习册,例如肖秀荣老师的一千题和任汝芬的序列二。等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就要准备当年的时政。
跨校考研,最大的难题是信息不足。大家应当多向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关于清华的专业课,清华考研的特点是专业一法理学,任何专业都是必考,且难度较大;专业二则根据报考的专业不同,只考相应的专业课。法理学的考查范围是法理学和西方法律思想史。考试题型略有波动。2010年以前,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2011年和2012年则是有三道论述题,每题50分,共150分。而今年,题型上又回归到2010年以前的题型模式。我在准备时,是针对三道论述的题型准备的,看了谷春德老师的《西方法律思想史》和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另外,建议在前两本书的基础上再看看清华的法理学教材,推荐版本有张文显老师和高奇才老师编写的两种。在复习方法上,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就是做读书笔记。我在看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时,每阅读完一个小节,就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本小节的要点,并记在笔记本上。教材看完一遍之后,只对自己的笔记进行背诵记忆了。这样,既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又可以节省考场上组织语言的时间。关于专业二的科目,使用清华大学的教材即可,根据自己所报的专业进行选择。
清华的初试成绩公布和复试的时间间隔很短,一般2月25日左右初试成绩公布,3月15日左右就要参加复试了。所以,如果感觉自己初试考得还不错的同学,最好能提前准备,不要等着初试成绩出来发现自己过了才开始准备复试,这样的话时间上会略显紧促和慌乱。
清华法学院的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笔试部分仍然是对专业课的考查,涉及的科目还是限于自己报考的专业方向。面试部分则分为专业测试和英语测试。专业测试是以老师提问的方式,从基础问题开始,难度会一点一点加深,老师会根据考生的回答情况不断将问题向深层次推进。英语测试主要是考查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简单的对老师的问题做出回应就差不多了。
考研从来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唯有勇气与毅力才能助我们拨开荆棘,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