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毕业季!为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2010年3月开始,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启动“求职经验谈——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求职经验交流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反响热烈。为此,法大新闻网今年继续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合作,在今年推出第四季求职经验谈,希望以此推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求职经验谈》,顾名思义,本专题收录的都是今年已经成功找到工作的同学们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在这里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求职过程和感悟,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坎坷或许你正在经历,他们曾经的迷茫、犹豫或许你也深有体会。然而,要始终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到适合的方法,坚持积极的态度,再加上充分的准备,最终总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获得一次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精神洗礼。
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之谈,能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交流经验,分享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总叹时间太匆匆,转眼就是我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仿佛昨日还在象牙塔里天真无邪日日欢歌,可今日就要收拾行囊踏入社会各自奋斗前程。前几天,突然听辅导员说让我谈谈找工作的经验,确实受宠若惊,因为我一不是成绩优秀的典型,更不是全面发展的模范。不过,我很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好好回顾总结一下自己走过的这段路程。若是这些经历的分享,能让同学们有一点点启发,我将倍感荣幸。对于文中的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叫和晨曦,目前签约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总部的“燕计划”管理培训生项目。说起找工作,应该算是一个巧合,因为我从来没有过本科毕业就直接工作的计划。所以此处还是要感谢我的辅导员——范亚新老师,以及我身边的好朋友,是他们建议我不要一门心思只想考研继续读书,而是要抓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变高,毕竟投简历只是举手之劳。所以,我在复习考研,申请出国之余还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并同时投简历给了多家国企。虽然同时做这么多事情,显然有囫囵吞枣的嫌疑,但现在看来:首先,我自己好像从来都是必须同时做很多事情才能保证成功率的一类人,若是押赌注在一件事情上,我会没有安全感;其次,我发现,大量地选择并失败,是一个淘汰选项的过程,其实也是另一种选择方式。总之,我的第一点建议就是,不要把赌注押在一件事情上,尤其是押在考研上。
下面,我就结合笔试和面试的具体过程,谈谈我在找工作中的收获和感悟。为大家面试央企,尤其是央企管培生提供一点一手面经和参考。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是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招考管理培训生,所以面试比较复杂。他们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合作设计了这次面试,先后有“简历面、网上测评、两轮群面、一轮单面和高管面试”等六轮十余个环节的考核,基本涉及到了现在用人单位,尤其是管培生面试中常见的所有形式。
一、简历面和网络测评
说到简历,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版式设计这方面。而我觉得,版式大致找一个简单大方的模版即可,不用太过较真,至于是不是必须控制在两页以内,也并非定论。最重要的还是简历的内容是否丰富,是否符合他们提供岗位的条件。我从大一开始便有做学年总结的习惯——在每个学年末将此学年所获的证书、奖励、称号、社团任职以及参加的主要社团活动都加以整理,保存在电脑里,这样大四制作简历的时候就非常方便。我的简历共有三页,大致分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成绩与语言、奖学金、所获奖励、学术成果、实习与实践、社团工作经历、特长与活动、自我评价”几个板块。虽然与惯常简历相比略显冗长,但我还是用了这份最详细的简历,总觉得这样才能让单位对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另外,对于投简历来说,投向哪里也是个重要问题。海投当然是需要的,因为覆盖率越高,命中率就越高,但自己心中必须清楚哪几个才是最能命中的。比如在我投的所有简历中,中国日报的对外接待岗和北京邮政局的法务岗就是命中可能性最低的,前者因为不对口,后者因为学历不够。但中央电视台的海外媒体管理和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岗就是比较有可能通过的,因为从往届的情况来看,他们比较喜欢社团工作经历丰富的应届生,这点对于管理培训生来讲也是同样的。
网络测评,即通过简历面之后的笔试环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数目的题目,分为能力测验和心理测验两部分,能力测验就是公务员行测的题型,而心理测验的技巧就是,不要犹豫,快速真实作答。
二、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天下
无领导小组讨论确实是我参加的面试环节中最有意思的部分,也是最神奇的部分。这种形式确实可以在短短30分钟时间内,迅速将参加面试的十个考生拉开差距,并且将最终活跃在讨论中的三四个人凸显出来。因此,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沟通”二字,不是告诉,不是教育,不是辩论,更不是说服。其次,就是要全程参与,不要用力过猛,也不要闭口不语。从以往经验来看,发言略靠后者较有优势,但不要当最后一个总结者,一旦总结不好,反而成为败笔。至于很多人说要争做leader和time keeper,我想大可不必,每一个团队都是由多个角色组成的,大家只需要认清自己,然后努力地做好自己就行。如果争当角色,表演痕迹太重,也会给HR留下不好的印像。
我参加的第一轮和第二轮面试都是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为核心的。第一轮中还伴有写作、按要求画画和英文问答三个环节。写作就是按要求作文;画画是提供了一张白纸和一根铅笔,要求在画面中至少包含树、人和房子三种物象。这其实是一次心理测验,据说是根据画面的排列和物象的大小来看事业、家庭和自我在心中的地位和排序;英文问答也很简单,大家都能应对自如。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轮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非常刺激,叫无领导小组模型搭建活动。这虽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范畴,但显然比普通形式更难,同时考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执行能力和总结能力等多项素质。我把题目罗列在下方,以供参考:
考官提供应用材料和检验材料两类。应用材料是:纸杯三个,报纸若干,白纸若干,剪刀一把,胶带两卷,吸管若干。检验材料是:矿泉水一瓶。要求:在20分钟时间内,小组共同用提供的应用材料制成椅子模型一把,桌子模型一张。并用检验材料矿泉水检验质量。作品要求:1. 坚固性。作品要可移动,并将矿泉水置于其上之后达一分钟不倒塌。2.美观性。作品要尽可能保证椅子和桌子相对比例的协调,并且桌子高度不能低于矿泉水瓶。 3.节约性。要尽可能的节约材料。完成之后,要求:用十分钟讨论,对今天的搭建活动进行评价总结,包含内容有:对材料进行汇总,用了多少,留了多少,报废多少;对今天的搭建活动进行评价总结。评委不插话,只是观摩。
之后第二轮还进行了“自我描述报告”的笔试。题目大致有:1.请用五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性格,并解释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2.请分别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优缺点,并谈谈以后将在生活工作中如何扬长补短;3.请用三个词或者三句话描述一下你的核心价值观,并详细讲述一个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例子;4.请分别以一年,三年,五年为时间段,谈谈自己的职业规划;5.请详细讲述一件你认为完成的最好的事情,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6.请详细讲述一件最让你感到挫败的事情,并谈谈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纵观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却是不容易回答的。这也是面试过程中最触动我的一个环节。首先,题目全部要求简明扼要地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的一些特性,这其实非常困难,是极度考验自我认知的。常人都以为描述自己有何难,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家乡,何况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精练的书写出这些内容。其次,每个题目基本都要求具体谈谈或者举例说明,这不仅考验经历的丰富程度和语言的表达力,还考验你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是否擅长总结自己的过去以及从中获取经验。
三、单面——自信和诚恳最重要
进入单面环节,离最终的胜利就不远了。我这次面试的单面是整个面试的第三轮,也就意味着已经将一万多人甩在身后。此时人的心里往往更加矛盾,自信和恐惧来回切磋折磨。一方面认为自己实力足够,才至此轮;一方面又怕之后环节更加困难,且离成功越近,怕输的心态就越严重。因此我觉得,面试过半之后就是心理战了,保持自信、语言诚恳是制胜法宝。
第三轮面试分为四个环节:即兴演讲,深度面谈,商业案例分析和答辩。
即兴演讲,应该是面试中考生最怕的环节。随便抽一题,准备三分钟后演讲三分钟。虽说偶然性很大,但也是最能出彩的部分。除了祈求命运安排一道简单一点的题目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注意平时精彩文字的誊抄和整理,我的这一习惯确实帮了忙,使得在慌张的时候直接拉出一段相关的内容背诵出来,不至于无词可谈。但如果真的像与我一起面试的另一位考生那样命背,抽到“反恐”这样的题目,除了感叹之外,能做的就是尽量把题目和所面试的行业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我拿到这道题也许会直接牵引到“反恐中的反劫机”来说说。
深度面谈,是一个很费口齿的部分。考官会依照你的简历,极尽详细的提问,而且环环相扣,不容喘息。因此这个部分首先要注意沟通的语气,不要太用力,不然嗓子受不了。其次,一定不要撒谎,尤其是简历中的内容,因为考官甚至会问到简历中提及的活动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反思等等,如果有假,必会露馅。最后,一定要坚守心理防线。深度面谈本身就是一个集了解考生与心理测验于一身的环节。因此,考官问题越来越刁钻就意味着他对你兴趣很浓厚,而如果你的回答语无伦次,逻辑混乱,声音越来越小,他会认为你抗压能力太差。
商业案例分析与答辩,是给你一本非常厚的材料,里面包括各种数据、表格与文字,你需要依据材料,用文字的形式回答后面提出的各种商业战略问题,并在之后和老师沟通答辩。这里你远不用因专业不对口而感到慌乱,因为管培生大多来自五花八门的专业,甚至还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所以其主要是考查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你只需要合适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才即可。
四、高管终面——专项准备,心态平和
到达终面,一般也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对你基本满意,只是由公司的高层管理进行最后的确认罢了。虽然我参加的终面依然有近50%的淘汰率,但基本意图也大致如此。所以我当时告诉自己,终面一定要心态平和,不要表现激进,因为公司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招工作伙伴,而不是想花钱搞一个测验看谁最优秀。
我所参加的高管面试分为考察调研和结构化面试两个环节。第一天,公司组织我们去了总部的两个下属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于当天晚上给我们一定的时间和材料,让我们按照规定的题目制作PPT,用来在第二天的结构化面试中进行演讲。题目难度不大,是和调研有关的关于公司发展战略之类的题目,对于这些题目,我的建议还是从大视角入手。因为毕竟我们都是新手,过于细致反而将自己陷入被动,容易出错。既然公司考察的是宏观思维能力,不如就从宏观入手,简明扼要,时间掌握准确就好。当然,前提是自己对于所面试行业的历史、发展前景,以及公司的基本状况和战略都已经成竹在胸。
第二天的结构化面试就由十分钟的PPT主旨演讲拉开帷幕,之后是约一个小时的面谈,问题包括:公司发展,职业规划,员工关系等各个方面。最后,面试官给我两个提问的机会。我问了是否能够继续读研和管培生计划落实的问题。其实关于HR给考生机会提问时问什么,大致也是有些学问题。我觉得最好不要问薪金待遇问题,因为关于一份工作,比钱重要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公司和个人发展前景,培训计划等等。这样公司会认为你是有理想、有计划的青年,愿意为公司的未来努力,效果会比较好。
写到此处,突然长长舒了一口气,为了这篇文章的即将完结,也为了这一路的付出、等待和收获。有些东西在记忆里似乎就只是一个点,但当你仔细回忆的时候,才发现它精彩充实。还是要感谢这次机会,能将这些写出来。
在最后,我想说,永远不要自己吓倒自己,永远不要相信所谓的黑幕与后台,机会真的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细流终汇成江海。社会也许很不完美,但是发现黑暗,然后接受,忍耐,并在能力足够的情况下进行遏制也是能力的一种,更是生活的一面。因此,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并走完它,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曾经说,大学四年, 前七个学期的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不过是为了换来毕业那日站在校门前留影时的一点自在和满足,如今想想,这也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