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索引:彭燕,女,彝族,1974年6月出生。现任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公诉二处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处处长。199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获得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一等功等荣誉31项。今年,彭燕又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彭燕接受记者的采访
8月16日,电影《钢铁玫瑰》在昌平保利影剧院首映,这部影片讲述了年轻女检察官庞铁燕坚强面对癌症折磨、始终坚守司法战线的感人故事。而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是1997年毕业于我校、现任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公诉二处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处处长的彝族姑娘彭燕。她也是今年党的十八大6名检察系统的代表之一。
初见彭燕,是在一个暖和的冬日,她身着笔挺的检察制服走来,远远地就朝我们亲切地打招呼。如果不是之前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她罹患癌症的不幸消息,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位神采奕奕的女检察官与“甲状腺癌”这可怕字眼联系到一起。而在听闻记者同样来自法大之后,彭燕笑呵呵地拍了拍记者的肩膀说:“咱就是师姐,千万别客气。”
关注、关心、关爱——致力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1997年,彭燕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28岁开始担任主诉检察官,2002年开始带领三名承办人全面负责未成年人工作,至今已整整十年。而不久前昌平区检察院专门设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处,彭燕担任处长一职。
谈起青少年犯罪与对未成年的权利保护,彭燕向我们讲述了她以前经手过的一起大学生盗窃案件。案件中的这名大学生来自偏远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供养他上学十分不易。对于父母的含辛茹苦,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校期间,他想尽办法节省开支,还时常通过做兼职补贴家用。某年暑假实习时,与他同住的一名同学将钱包放在房间,里面大约有2000元钱。彭燕说,“当时他看到钱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走这些钱就不用再担心下学期的学费问题了。”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这名大学生最终忍不住拿走了这些钱。结果案发了。“当时北京市关于盗窃罪的最低定罪标准是1000元人民币。因此,他被刑拘、移送审查起诉。”说道这里,彭燕的语气还是略微地透露出当时的担心与紧张。因为她深知,被起诉对于一个刚刚才开启美好人生的孩子来说,将是一辈子不可磨灭的“标签”;而对于一个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穷苦家庭来说,更意味着难以承受的重挫。因此,在充分理解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基础上,配合一些相关的辅助工作,彭燕通过到看守所提讯嫌疑人,了解了他的犯罪动机、整个犯罪实施过程与成长背景、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她意识到这只是一名由于一时冲动、偶然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社会给予他的应该是挽救、保护和教诲,而不是惩罚。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彭燕及相关的办案人员在进行相关论证、汇报之后,最终对这名大学生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并且与他所在的学校取得联系,让他重新返回了校园。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年少的时候逐渐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度不够,处理问题时容易冲动且不计后果。”常年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彭燕总是力求挖掘“失足少年”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她说,“我们办理案件是为了打击犯罪、保护文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也是为了让那些曾经违过法、犯过罪的青少年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这是我们在办理青少年案件和普通刑事案应该具有的不同理念。每一个案件都像是一块试金石,我们必须把握其特点,才能真正地做到刑法的立法精神与原则——罪责刑相适应。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正在一步一步完善,实际上就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中所说的‘人权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护’,也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所强调的‘关注、关心、关爱青少年,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彭燕热线”与“彭燕邮箱”
为了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诉求,更好地发挥检察职能,昌平区检察院不久前面向社会开通了“彭燕热线”与“彭燕邮箱”。谈到这些以她名字命名的检察机关“新窗口”,彭燕解释,“其实这主要是基于之前媒体对昌平检察院整体情况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报道,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希望找我们聊一聊,讲一讲他们的遭遇。虽然它是我的名字命名的,但这是整个检察机关为民服务所设立的品牌,主要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渠道来反映他们司法诉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桥梁,来搭建起与广大群众的沟通渠道。”而据彭燕介绍,自从热线与邮箱开设以来,她都会定期接听电话,“常常一打电话就是好几个小时”,回答群众的问题,帮助解决他们的疑惑。“比如说前两天有一位女性给我打电话诉说家庭不幸,从电话里我可以感受到她已经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她一直说自己对生活没有信心和勇气了。那我们就通过这个热钱来进行劝导,帮她排解苦闷情绪,并建议她采取更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在采访前与昌平检察院政治处陈主任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昌平检察院正在考虑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与心理诊所等,成立专门的工作室,为公众提供更为有效与可行的问题解决途径。
态度决定人生,精神支撑命运
自行审查和决定起诉案件1500余件、提讯犯罪嫌疑人2500余名、累计加班1800多个小时……这些无疑是彭燕从事司法检察工作15年来最完美的注脚。正是由于她过硬的业务素质、可靠的工作作风,彭燕常常被周围的人称为“铁燕子”。
然而,2005年,正当彭燕处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她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却被查出患了甲状腺癌,必须立即动手术。“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说实话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突然有人告诉你得了癌症,真的很难相信,也很难接受。”但是,彭燕并没有被病魔击垮,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并积极配合手术。在手术结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她又坚持重新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工作岗位上。当记者问及当年的这一场人生苦宴时,彭燕的语气格外地平静、淡然,“其实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想,就像一个部队必须要有亮剑精神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要对得起生命赋予你的宝贵时间。每个人都会生病,只是有轻有重。你生病了,肯定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关键是这个过程的长短,这个过程对你的影响程度。态度决定人生,精神支持命运。我们不能被疾病打倒,也不能被自身击垮。”彭燕就像一朵不畏风雨的怒放着的钢铁玫瑰,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位年轻女检察官的绚丽人生。
清正、清廉、清明——立足于党的十八大反腐精神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彭燕作为我校校友代表和检察系统的六名代表之一,也亲临了这一盛会。她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从气氛上来看,党的十八大是我参与过的会议之中气氛最热烈、最团结向上的;从身边的党员代表来看,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崇高风范,包括基层代表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业绩,让我体会尤深;而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整个规划来看,它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描绘以及如何去实践这一蓝图也让我心潮澎湃。”
“然而,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更加关注的是报告的内容,尤其是‘切实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部分。因为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作为一名法律人,人民对你的信任所在。”而在谈及今年党的十八大在重申“反腐倡廉”的重要性方面,彭燕告诉记者,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三个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说法。“首先,要通过我们履行职责,保证干部队伍的作风清正;其次,要通过我们检察机关以及法律的监督等来保证政府清廉;最后,我们将要实现的就是政治的清明。这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党的报告对我们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我们要通过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彭燕对“法大人”这一称谓的归属与认同,它就像根一般在她的内心生长、发芽,给予她最宝贵的养分。彭燕告诉记者,在军都山下、昌平校园生活的那四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
“可能在学校的时候,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只不过表明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大学四年。然而,当你迈出校园、步入社会,再回过头来你才会发现,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我们成长经历的总结,更是对每个法大学子永远的勉励。从十八九岁到二十一二,在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我们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是法大的培养与教育,是法大特殊文化的熏陶,让我们接受了法学的思维,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人。这对我的一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而在谈及今年法大刚刚过去的60华诞,彭燕感慨道,“感谢母校将我们的青春化成了我们成长的动力,希望母校继续肩负起教育青年的崇高使命,为推进小康社会的发展、全面推进法治社会的进程,贡献出一所高等法律学府应尽的责任、义务和能力!祝愿母校的明天越来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