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青奥共成长,法大人在行动!”这是我校参与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信号灯前交通规则”遵守情况的调查研究及面向市民的宣传普及》的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在江苏省溧水县街头普法时喊出的口号。该项目由刑事司法学院2011级的濮方涛、国际法学院2011级的陈晨同学等我校12名溧水籍学生在南京、溧水等地开展,活动得到了南京市团委、溧水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当地媒体和市民的好评。
南京市是第二届(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城市。该项目团队喊出“我与青奥共成长”的口号,倡导遵规守纪等公民文明素质,从“信号灯前的交通规则”做起,开展了《“信号灯前交通规则”遵守情况的调查研究及面向市民的宣传普及》的暑期双百计划社会实践项目。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该团队在活动前期便做了充分的准备,将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实地调研,统计并分析数据结果,实地普法宣传。
我校的这项普法活动受到了南京市地方领导及组织的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溧水县交巡警大队为配合团队在街头宣传普法派出了专门的民警,保护志愿者的安全;溧水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团队联系了交通宣传车并多次参加团队街头普法活动。此外,国税局地税局还提供了部分活动经费,溧水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也对团队活动进行了采访以及跟踪报道等。
溧水县广播电视台这样评论:这次活动传播了法治思想,号召市民遵纪守法,从而使更多的市民对于“信号灯前的交通规则”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市民对守法更好的认识, 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也实现了接触社会,学以致用,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目的,因此,这次以“法大人在行动”为品牌的活动,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溧水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施志勤说:“这次‘双百计划’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提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奉献社会的品质,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团队成员们通过调查分析、撰写调研报告,不但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原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对交通问题的改善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刑事司法学院2011级侦查班学生濮方涛深有感触:“活动真的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的。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活动让我们真正学以致用,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参加该项目的我校学生,还有陈晨、程琦、熊国栋、喻荣沛,章甜,程书法和方元媛等。
据悉,依托此次项目成果,该普法团队的同学们已经在学校团委注册成立了普法兴趣社团——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宣传协会,该社团下设5个部门,分别是:秘书团、监察部、活动部、技术部、外联部。该社团已于11月13号、14号两天,开展了招新活动,经过报名、面试等环节,最终又有32名我校学生成为法制宣传协会的正式成员。
法制宣传协会以推动群众性普法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为理念,旨在努力改变普法由政府垄断的局面,使法科学生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学以致用,奉献自我,回报社会,普法到地方,服务到基层,力求使更多的民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秘书长濮方涛表示,根据计划,将于22号左右开展12•4法制宣传日的筹备工作。此后还将举办法制竞走、法制长跑、法制骑车等一系列普法活动并组建法制文艺团,以低成本,高效率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化。目前,社团已经与南京、东北地区的一些高校开始洽谈合作事宜。谈到未来规划时,濮方涛说到他希望首先同一些校内的与法宣职能相近的社团部门进行合作,逐渐使法宣成长为一个在学校中甚至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社团。
翻开社团发展的篇章,法宣有希望成为法大又一极具潜力的社团。为了普法,他们将走遍大街小巷,为宣传法制理念而挥洒汗水,他们热情洋溢,他们激情飞扬!无论是昌平,还是北京或是中国某个不知名的小城……他们都将辛勤播撒法制文化的种子,他们不会停歇,他们时刻在路上,法大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