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9时,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和研究生会承办的两校区学生交流融合工作启动仪式暨导生制工作聘任仪式在昌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以及校团委书记黄瑞宇,副书记孙璐出席了本次活动,各学院2015级辅导员以及参与导生制活动的研究生、班级班委和本科生代表也积极参加。研究生会主席柳兴豹、校学生会主席潘辉分别与各方代表签署了《班级导生工作协议》与《实践导生工作协议》,常保国为班级导生代表和实践导生代表颁发了聘书。
活动伊始,孙璐介绍本次活动将会围绕信息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互动三个方面进行开展,通过增加两校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达到拓宽本科生发展视野,丰富研究生学习生活,实现两校区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她还阐述了导生制的相关工作内容:为满足本科生各方面的需求,活动分别设立了班级导生制和实践导生制。班级导生制是招募2015级研究生担任部分2015级本科生的导生,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实践导生制则是具体根据司考、考研、实习、公益等实践主题,建立研究生导生与二年级以上的本科生之间的长期交流机制。
导生代表张泽帆分享了他对导生制活动的看法以及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参与到活动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能够通过学习与生活经验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导生们能够从同龄人的视角帮助本科生分析他们所处的现状,为本科生做出选择提供必要的帮助。提到参加此次活动的理由,张泽帆表示这是一次感恩法大的机会,通过交流可以进一步增加对法大的了解,收获与师弟师妹们的友情。
社会学院2014级本科生代表周睿表达了渴望通过此次活动提升自我的愿望和对导师在今后无私帮助的感激。同时她还希望,导生师兄师姐们能够个别化有针对性的帮助本科生,而本科生也要做到积极配合工作以尽快发挥导生制的效果。
常保国在发言中,肯定了主办方、承办方在活动的组织筹办方面的思考与探索。他简要地分析了两校区分离的客观条件对学生教育资源的利用、归属感的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并鼓励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创造学习、实践、交流平台,他说:“此次活动是促进两校区学生相互交流融合的创造性尝试,不光是两校区的学术资源可以共享,同时还可以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这个活动无疑可以让法大人对学校的记忆更加完整。”最后,他表达了对“融汇法大”系列活动的期待和祝福。
参加活动的本科生2013级魏逸茗同学说:“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新,尽管相距很远,但是通过微信平台,我们与研究生可以自主地进行交流学习,还可以不定期去学院路校区参观他们做实践项目。这个活动就像有一盏指路明灯一样,让我对未来的认识更加清晰。”法律硕士学院的2014级研究生江竹青也对此次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校区的分割使我们很多同学对另一校区的活动不甚了解,借此次机会,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法大,更好地传承法大的精神。”
(文/高子强 孟葛 白雪峰 编辑/黄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