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晚七点,校庆献礼系列沙龙第四期在我校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沙龙的主讲嘉宾是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的应松年教授。本次沙龙还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解志勇老师担任嘉宾主持人。
作为新中国行政法学科的创始人和带头人,应松年教授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行政法的制定和不断完善中。本次沙龙,应教授系统地讲述了自己在行政法道路上的经历与心得,应教授笑称:“这样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第一次,希望这样的交流可以给大家启发和指引。”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行政法还是一片空白,由于偶然的原因,此时已经年过四十的应教授第一次接触到行政法,从此便与行政法结下不解之缘。为了深入研究行政法的知识和中国的行政法现状,他阅遍了国内外的行政法著作。与此同时,他还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详细考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当时的行政法情况。此后,应教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行政法书籍的编撰和人才培养中。他告诫年轻人要脚踏实地,没有艰辛的付出,就很难有所成就。他同时强调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行政法的发展和完善都要依靠团队。应教授桃李满天下,一批又一批由他所栽培的学生已成为中国行政法研究队伍的中流砥柱。
应教授不仅在行政法人才团队的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还不遗余力地积极推动行政法的立法进程,从担任198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成立的行政立法研究组主要负责人开始,先后组织或参与《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为行政法立法工作四处奔波,日夜辛劳。他将行政法理念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行政法从缺位空白到丰富完善的巨大进步呕心沥血。
应教授将自己这些年学习、教学、参与立法、推动行政法治建设的体会总结成三条箴言。他语重心长地教导学生们,研究法学,必须做好以下三点,第一,立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法律都应该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第二,要为中国的实践服务,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第三,文风要朴实,文字的魅力在与传播,要使更多的人理解,不能故作高深。
在稍后的提问环节里,同学们就行政法的各方面问题踊跃向应松年教授提问,应教授鼓励同学们研究行政法学时不要忘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如行政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行政法学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应教授一一细心解答,使同学们对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启发和规划。
为学,他严谨求精,孜孜不懈,树独特一帜,开多流先河,终成行政之巨擘;为师,他虚怀厚德,诲人不倦,春风般化雨,弘道而扬义,泽育天下之桃李;为政,他践行学识,与时俱进,心系于苍生,力致于立法,探索法治之道路;为人,他志怀高远,博采多能,史海闻书香,弦音怡情神,尽享快意之人生。应松年教授在行政法道路中的上下求索,必将激励着同学们为我国的法律事业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