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优秀辅导员、班主任事迹】之二:我爱我的职业 我爱我的学生——记法学院优秀班主任陈宜老师

来源:学生处   10-12   阅读:
T AAA

编者按:我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立足本职岗位,立德树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他们作为大学生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或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或与学生谈心,进行深度辅导,为学生排忧解难;或指导学生读书、参加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业指导和能力培养。他们始终把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是一群可爱的筑梦人。

个人简介

陈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律师制度、法律职业规则、基层法律服务。主要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律师学、法律职业规则、法律文书写作等课程。此外,还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学术导师、班主任。曾担任2004级8班班主任、法律硕士2012级2班主任、西部地区法律职业人才体改班2011级、2012级班主任,现任2013级班主任。曾获1999年“成人教育先进个人”、1999年度法律系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02-2003年度法学院“教学贡献奖”、2003年法学院“抗非典先进个人”、2005-2006年度法学院“教学贡献奖”、2005-2006、2006-2007学年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2007年岳成奖教金、2010-2011学年法学院“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10-2011学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以及2014-2015学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获称号。

著有《律师执业组织形式和律师管理体制研究》、《我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律师职业行为规则概论》、《律师执业行为规则论》、《律师公证制度与实务》等多部论著和教材。在《法制日报》、《现代法学》、《中国律师》、《中国司法》、《行政法学研究》、《诉讼法学研究》、《政法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以专业承载职责

陈宜老师承担的《法律职业规则》、《律师学》都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其除承担了教育部课题外,还大量参与实践部门的相关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陈宜老师作为班主任、学术导师,给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制订提供生动、有效的绝佳素材。在担任法律硕士2012级班主任时,陈宜老师发动全班同学充分利用第一专业背景与法学教育结合的优势,全员申报创新课题,并指导选题及申报的论证,取得了较好的立项结果。担任体改班班主任时,针对体改班是培养西部地区法律职业人才的一种创新形式,体改班有着与其他培养方案学生不同的特点,用心投入,与辅导员及学院的其他老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落实培养方案,将学院对学生的关怀传递给学生。她认为“班主任、辅导员是同学们接触最多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我代表着学校、学院,我的言行将会是学生对学校感情印象的一部分。学生在法大的时间是短暂的,匆忙且充实,亲切的回忆则是校园的氛围、同学的情谊、老师们的关怀烙下的印记。”

家住昌平,心系学生

陈宜老师喜欢把自己叫住“昌平人”,她说“不用急着赶班车,不担心晚了回不了家。我愿意把同事路上的时间奉献给我的学生。”作为授课老师,陈宜老师经常在下课后,与学生交流、谈心,指导、修改学生论文。作为班主任、学术导师,陈宜老师在课余抽时间开班会、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解答学生遇到的困惑。此外还经常受学生邀请,参与学生座谈会、模拟法庭、模拟面试、才艺大赛,为学生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等。

跟紧学生的步伐,走进学生的心

时代在变化,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也需与时俱进。陈宜老师通过人人网、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人网、班级的QQ群、微信群,方便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也方便了师生间的互动。陈宜老师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大家分享往届学生优秀的实习总结和调研报告,让大家能够较为深入地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论文写作方面的辅导。授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身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顺畅且有效。在同学离校期间,QQ群、微信的交流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平时,学生在群里自由的交流,老师更多地是“潜水”当看客,并不影响学生之间的聊天。当学生在实习、课程、司考复习、参加考试等方面有问题出现时,陈宜老师会及时了解情况,与辅导员沟通,并积极与学院协调,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妥善处理。

爱的传承,我心依旧

陈宜老师作为班主任、学术导师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受到学生的爱戴,也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但陈宜老师总是说“这没什么啊!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爱的传承,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导员就是这样对待我的,我也同样对待我的学生。从刚留校时学生口中的‘宜姐姐’到如今的‘陈妈妈’,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学生,我心依旧。”

(编辑/骆红维)

编辑 /骆红维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