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友访谈】法大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记王旭东校友

来源:文/李秀秀 图/李秀秀   5-15   阅读:
T AAA

王旭东,1944年9月生,四川内江人,1963-1967年就读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广东省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会长,广州军区军事检察院原检察长,广东省司法厅原党委书记、原厅长,广东省人大原常委、原法制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法学会原副会长。担任过广东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巴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顾问,中山大学客座讲授,暨南大学客座讲授,国家人民警察一级警监。

王旭东校友于5月14日返回母校。已78岁高龄的王老精神矍铄,刚回母校才一两天,早已在法大校园里转了几圈。看到母校的一树一木,看到校园里朝气蓬勃的法大学子,在北京政法学院的求学场景一幕幕在脑海里拉开。

岁月悠悠,不变的是法大人的精神和传统——艰苦奋斗,勤奋好学

王老绕过教学楼,看到教室里定心勤奋学习的法大学子,听说法大经常出现学生在图书馆占座、抢座,先是惊异、后是感动。一直以来王老听到对大学生最多的评论是很多大学生不用功学习,而在法大,同学竟是抢着座位学习。在王老看来,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还不足以表达法大学子的精神。“以前是有地方没书看,现在是有书没地方,看了很心疼。法大学子最突出的品质精神是‘艰苦奋斗,勤奋好学’。这点从我们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没有变。”

回忆起自己的学习生活,王老说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起床后同同学一起在学校的树林里早读。白天上课,晚上在图书馆自习到图书馆闭馆。“我毕业已经49年了,49年来法大学子没有散漫的状态、浮夸的作风,环境使然,使法大学子多了一份自觉的约束,这种约束包括学习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想到自己读书时的伙食费,王老豁达笑道:“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国家每个月补贴15块钱的伙食费,两块钱的零花钱。我还每个月可以攒钱呢!”

光阴荏苒,不变的是法大同学间质朴无华的友谊

友情是法大大学生活拾掇的另一笔宝贵财富。王老深情地感慨:“大学同学间的友谊是纯洁质朴的!”王老讲述,尤其在1963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北京政法学院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风潮、助人为乐成风。

工作四十几年来,王老一直感动于在北京政法学院时,同学间无私的互相帮助。王老讲述了这样两个小故事。

王老是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考上北京政法学院。南方孩子的被子很薄,王老带到学校的被子亦抵挡不住北京寒冷的冬天。班里一个东北的同学看到后,就送了一张“东北特产”——厚被子给王老。这个被子陪伴了王老的大学生活,是如此的温暖!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这份友情弥足珍贵。另外一件小事,是有一次运动时王老的腿拉伤了,无法行路。同班一同学于是每天背王老去上课,直至王老腿伤痊愈。

王老所在的63届的6班一共34人。趁法大60周岁生日这次机会,同王老一块回校聚会的还有其余16人。几十年未见面,老同学约定17号上午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座谈会。17位老同学带上自己的老伴,眷恋母校、感激师恩、思念友情是共同的念想,交流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分享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说到此处,王老非常动容,“因为母校的爱,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友谊深厚、四十九年不败不渝。”

岁月无痕,不变的是对法大的感激和祝福

王老在学校待了一共五年,多出的一年是因为文革时代背景的原因。五年的大学生活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留下了宝贵的人生财富。法大培养了自己勤奋学习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了艰苦朴素的作风,这给了王老一股子劲儿、一股子动力去拼搏,对王老走向社会以及在漫长的工作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人生需要艰苦奋斗,是拼搏出来的;只要有爱心,才能赢得周围的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保持自己劳动人民的本色,才能不遗憾的走过自己的人生。”

感恩于法大,明天是法大的60周岁校庆日,王老祝福祝福母校,不断开拓、不断发展、不断谱写辉煌新篇章。努力完善学校软硬件方面,跨进中国一流的院校、国际一流水平的院校行列。王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法大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收全国法律名家到学校授课,培养法大自己的名师。另外,法大还要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争取国家的拨款,社会校友的支持和捐赠,给法大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王老还鼓励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专心科研,多出法学成果,为中国的法治增添砖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