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不求止天下之讼 惟愿得情理相容——第二届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圆满落幕

来源:研究生通讯社 文/张袁 图/郭佳丽   4-23   阅读:
T AAA

2012年3月29日至4月21日,由我校研院和校团委主办、研究生会及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研会共同承办的大型校级活动——第二届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在学院路校区开赛,历时一个多月,参赛队伍经过初赛、复试和角色三轮角逐,最终顺利落下帷幕。刑事组、民事组和行政组决赛分别于4月19日、20日及21日,在我校学院路校区319教室举行。

19日晚7点,刑事组决赛准时开赛。海淀区法院刑一庭助理审判员张鹏、覃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张晓津组成模拟合议庭成员并担任比赛评委。刑事组决赛对阵双方由公诉方和被告方组成。模拟案件为一起因生意口角纠纷致一人重伤和一人死亡的案件。整个庭审环节包括开庭准备阶段、法庭调查阶段和法庭辩论阶段。整场比赛中,控辩双方围绕被告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对被告罪行应定为故意伤害或过失致人死亡、被告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辩论和交锋。

刑事组最佳公诉人和最受欢迎公诉人均由公诉方的王潇同学获得,获胜方是由杨雪、耿佳宁和袁国何同学组成的辩护方队伍。

20日同一时间和地点,民事组决赛也紧接着开展,由海淀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李颖、李冬辉和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忠文担任模拟合议庭成员和评委。原告方与被告方针对一起劳务派遣合同纠纷案例展开比赛,围绕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规定属于双方协议或单方意识表示、劳务纠纷中涉及到的工资计算方法等问题对自己的当事人进行了最有利的辩护。

在民事组比赛中由蔡银艳、马薇薇、殷洪源、王晓一组成的原告方队伍获胜,最佳律师和最受欢迎律师分别是蔡银艳和被告方的陈晶。

21日晚7点,行政组决赛由海淀区法院的两名审判员孙建、王茜以及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明担任模拟合议庭成员及评委。原告方与被告方围绕某政府拆除违规建筑一案展开比赛,原告方认为拆迁行为属滥用职权、程序违法,请求法院确认强拆行为的违法并要求返还原物,被告方也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一一进行辩论,论证拆除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

这组比赛中由王严东、赵宝玺、周静、肖凯昱组成的原告方获得冠军,最佳律师和最受欢迎律师则分别由王严冬和王硕获得。

此次比赛邀请了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优秀社会人士担任模拟法庭的法官及评委,包括北京十佳公诉人、审判业务标兵及著名律所合伙人等,他们作为模拟法庭合议庭成员引导整个模拟法庭的进行和开展,在比赛结束后作为评委评选队员并为参赛选手表现进行现场指点,传授自己长年实务工作积累沉淀的宝贵经验,使选手在切实锻炼实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取直接经验,提升和完善自己。

在决赛开展期间,研院培养办主任肖宝兴也到场作为嘉宾到场对比赛进行点评。他指出,此次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实务知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此次比赛是创新教学方法的载体,在比赛的过程中法大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风采得以展现,同时他肯定了校团委和研究生会的赛事组织能力,并对所有到场嘉宾和参与人员致以感谢。

至此,第二届研究生模拟法庭大赛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将理论中的重难点与常见的实务状况结合,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典型案例来考验选手,给同学们重现案件审理的真实过程和细节,在深化同学们法律知识的同时提升同学们的实务操作能力。

据悉,模拟法庭分民事、刑事、行政三大组,初赛、复试和决赛三阶段,每场比赛前一个星期将案例派发给每支队伍,抽签决定原告方或控辩方,随后双方互相交换书状,并在一星期后正式上场比赛。评委通过现场表现和双方提交的书状进行打分,在比赛现场评选出最佳律师或最佳公诉人及获胜队伍,获胜方进入下一轮比赛直至最终决赛。

(编辑 米莉)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