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夏玉杰同学入围“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来源:学生处   4-24   阅读:
T AAA

近日,在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我校国际法学院2009级夏玉杰同学经评审委员会的民主评议,在全国广大优秀的大学生代表中脱颖而出,入围“200名候选人”名单。此次评选活动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旨在积极培育、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集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评选投票于4月20日17时正式启动至5月4日17时截止,为期15日。两百名入围大学生将角逐10名“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席位。欢迎广大师生通过人民网大学生评活动选官方网站和手机进行投票。

一、网络投票:

网络投票地址:http://stu.people.com.cn/

评选方式:将人物资料下方的复选框勾选;每个身份证号限投3次,每次投票至少选择3位候选人(最多可选择10位),若重复投票只按三次投票结果计入。投票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及目前所在地区为必填项,并确保真实,否则无效。主办单位对投票人信息严格保密。

二、手机电视免费投票:

登录本次活动手机官网的方法(移动和联通用户均可):移动用户发送 DXS 到 106580279,短信获得手机官网的链接地址,点击短信链接登录投票。

夏玉杰同学事迹简介

夏玉杰,男,预备党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09级法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钻石的光芒在打磨中绽放,强者的头颅在绝境中昂起

(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他来自安徽省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下岗工人,母亲是农村妇女。小升初前,父亲不幸从楼上摔下,重伤了颅脑,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

为了养家,母亲在家养芽菜,然后再拉到菜市场卖。看着母亲瘦弱的身影每天起早贪黑,楼上楼下搬运数十口养芽菜的一百来斤重的大缸,每每让他感到痛彻心扉。有一天,他刚放学回家,看到母亲为失手打坏了一个大缸而默默流泪,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和母亲抱头痛哭。第二天早晨,他六点不到就起床,一把骑上母亲卖菜的三轮车,在母亲心疼的眼神中,拉上芽菜去菜市场卖。因为从他看到母亲流泪的那一瞬间起,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帮母亲卖菜。从那天起,每天他五点多起床,把芽菜拉到菜市场,一个人卖两个小时,等到母亲完成家里的活来接替他时,他再去学校上课。这样一干就是三年。

中考时,他取得了地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进入省重点高中,被给予高中学杂费全免的奖励。

(二)突遭不幸,残疾改变人生轨迹

2006年的一天,他骑车上学的途中,为了避让横穿马路的同学,他被自行车巨大的惯性甩在地上,“咔嚓”他生生听见骨头断裂的脆响。那一刻,锥心的疼痛让他几乎昏死过去。更不幸的是,由于医生的医疗事故,致使手臂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丧失了功能。最严重时,整个手臂高度腐烂,散发出浓烈的恶臭。

身体极度虚弱的他被抬着进了北京的大医院。当听到医生无情地宣布为了保住生命,必须进行截肢手术时,他双眼一黑,再也说不出话来。母亲“扑通”跪在医生脚下,哀求保住他的手臂。母亲的长跪终于换来了医生尽全力保肢的承诺。

时至今日,他还清晰地记得连续7个月漫长住院的每一天。经历四次大型高风险手术,日复一日地给腐烂手臂清洗换药,打吊瓶扎针扎到手脚每一根血管都又黑又硬的。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将他击倒。

出院后,他第一时间回到了时隔一年之久的校园。肢体残缺的生活困难重重。从书桌前的看书写字,到饭桌上的吃饭喝水都要从头适应。更难受的是,伤口时时袭来的剧痛每每让他几近昏倒,他只能咬着牙坚持住。最可怕的是南方高温湿热的夏季,他胳膊上层层缠绕着的绷带和纱布一天天被汗水浸透,一次次虚脱的感觉施加在他病弱的身体上,痛苦得无以复加。但他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几名。

就在他参加高考的前夜,债主上门要债,重压之下他一夜未眠,伤口更是痛得发抖。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会成功的!”终于,他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有人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面窗。从那时起,阴霾散去,阳光照进了那面敞开的窗。

二、自强不息,心怀感恩,谱写生命的七彩乐章

(一)身残志坚,奋勇拼搏

他万分珍惜读书的机会。高中时,他获得六安市三好学生称号。大学数年,由于出不起学费,他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为了补贴家用,他在学校勤工俭学。他不忘拼搏奋斗,曾获90级校友助学金、新华都奖学金、首届“Movie Voice”高校英文配音大赛二等奖。2011年,他又荣获学校新长城奖学金、大成律所奖学金、中国政法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并顺利通过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他的自强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政法大学“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二)关注社会发展,投身科研实践

2011年寒暑假,他拖着病躯,先后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等单位实习,认真踏实的工作和出色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许。

来自贫困地区的他,非常关注我国社会的现状和问题。为此,他利用寒暑假,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调研和实践项目。

2011年暑假,他成功实施了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度暑期双百社会实践三星级项目:《村委会在城市化进程中职能转换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和天津市军粮城镇为例》。在炎炎烈日下,他放弃暑假回家的机会,在农村开展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和农民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完成了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他的团队作为优秀团队被推荐至北京团市委首都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京内重点团队。

作为负责人,他主持了中国政法大学2011“百名校友百家用人单位访谈活动”,带领团队走访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访谈中国政法大学校友,著名公益律师佟丽华先生,撰写访谈报告五千字。

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作为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并实施了由英国大使馆文教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法律援助公益项目《“大学生进农户”——农民法律顾问计划》。在大学生法律援助方面,他创新模式,在农村搭建起定时定点的法律援助平台,解决了农民和社区居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2011年10月至今,他成功申报并正在实施2011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房养老”的困境成因及其发展出路探究——以北京、杭州、南京为例》。他放弃了寒假宝贵的休息时间,千里迢迢赶赴杭州、南京等城市,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每天他都在路上奔波,看着自己的努力都取得了成果,他也就不觉得累了。

2011年底,作为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参加谷歌杯“益暖中华”比赛,他团队的“做社区居民的法律顾问”公益项目成功闯过了初赛,目前正在复赛评选阶段。

(三)践行公益法律援助,他要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走过荆棘,方知晓路途险恶;曾经不幸,真体恤弱者生活。作为一名社会意义上弱者——残疾人,过去他不愿提起自己的特殊身份,并为此感到深深的自卑。

渐渐地他明白了,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他要打破心的枷锁,做精神上的强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要用他的感悟和能力来帮助他所处的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为此,他经常走参加老院志愿服务、自闭症儿童志愿关怀行动等公益活动。

从刚入中国政法大学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用他所学的法学知识,给予弱势群体以法律援助。从大一开始的几乎每一天,他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在法律援助值班室接待寻求帮助的弱势群体,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用课余时间,回复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件。

同时,他发动身边的老师、团队力量,为农民工等当事人做案件代理。他帮助他们与黑心老板交涉,讨回欠薪。遇到十分困难的家庭,他还会捐出一些自己的生活费,以解他们燃眉之急。虽然他只是践行法律援助的大学生,却已会这份工作的不易。常常下了课还来不及吃午饭,就得接待当事人。刚送走当事人,就得饿着肚子急匆匆赶去上课。遇到情况复杂的案件,要反复和当事人沟通,向老师请教。在周末假日期间,他也没有闲下来,而是独自苦苦分析材料。经常地,单独或陪伴当事人外出详细了解案情,调查证据。进行诉讼代理时,还要牺牲休息时间,以便出庭代理。对于当事人,他不但分文不取,还经常自己掏钱给当事人制作文书材料。看到他们满意的表情时,所有的劳累又都转化成了奋斗的动力。

三年来,他和他的团队的法律援助先后帮助十余位当事人讨回累计数十万元的工资或赔偿款。2012年3月初,也就是在几天前,他的团队免费代理的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申诉成功,为当事人讨回了30万元,为此当事人还亲自送来了一面锦旗。

感恩的心是他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夏玉杰作为一名残疾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参加公益活动进行法律援助,都要付出至少常人数倍的努力,然而他从不退缩,更没有怀疑过自己。因为他深深地懂得: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