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晚19点30分,由校团委主办的中国法治高端论坛活动在我校昌平校区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前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与法治委员会主任曹康泰莅临我校,以“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发展”为题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并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论坛由我校党委副书记高浣月主持。

高浣月首先致辞。她指出,正值两会期间,以关注党和政治生活大事、更多了解两会信息为指引,政协委员进校园活动将为法大学子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并衷心感激曹康泰主任的热情参与。
随后论坛开始,曹康泰先是总体概括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走过了63个年头,63年中,中国的法治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要学习和研究中国法治,就必须要了解中国法治的历史,了解新中国自建国以来的法治之路。
曹康泰将中国法治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949年到1958年的创建阶段,1959年到文革结束的遭受挫折阶段,1979年到1997年的恢复发展阶段,以及1997年至今的新发展阶段。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中国法治经历了由初步开创到全面践踏,再到恢复、发展的曲折过程。在讲述过程中,曹康泰用一个个具体的文献、数字向同学们展示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法治之路,并由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穿插事例,让同学们对中国的法治发展有了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
之后,他又详述了中国法治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是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历史性跨越;二是确立了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实现了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如期建成了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四是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司法为民,由一张白纸出发,一边组建,一边改革,一边完善,逐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司法制度;五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六是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而这与我国从80年代开始就实行的普法教育是分不开的。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也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教训”。曹康成总结有七:首先,中国的法治建设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行使乃人民,治的是官权;第二,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原则;第三,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以解决目前社会诚信度不够的现象;第四,法治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法律的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理想化的进行法治建设;第五,要坚持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并重,有法不依要比无法可依影响更恶劣;第六,要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的统一,无论立法还是执法,都必须按照法律程序与法定制度进行;最后,中国法治的发展,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要大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体现时代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曹康泰还与同学们进行提问交流。同学们就民生、外地人获得在京律师资格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提问,曹康成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论坛接近尾声,曹康泰先生和高浣月副书记均表达了对法大学子的期许:“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也是你们的。希望你们抓住未来民主法治的契机,成为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勇敢挑起法治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