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校董会第二次会议暨校董论坛于河北香河召开。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张福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洪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穹,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之国,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校长黄进,我校终身教授张晋藩,副校长张桂林、张柳华、马怀德,党委副书记高浣月以及我校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出席大会,学校部分职能部门与学院负责人、校社会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MBA学员班学员代表等列席大会。大会由我校董事会主席张福森主持。
石亚军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各位与会的董事和董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过去的一年来,在所有校董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实行开放式教学,积极地走出校门,与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广泛深入地合作,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教育发展道路。石亚军强调,相比于其他高校的董事会,我校董事会自成立以来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事业互促,第二是情感交流,第三是诉求共济。他说,自成立董事会以来,我校在开放式教学和筹资工作迈开了实实在在的步伐,其意义不止于得到赞助,更重要的是通过校董的手,我们推开了一扇扇挡在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大门,跨过这些大门,我们才了解到,大学应该怎样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互惠性合作办学的联系,应该怎样与大学以外的合作伙伴进行有益而有效地交流和互动。
石亚军指出,今年的校董会会议相比于平时的例会有着两个非常重要的背景,一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庆典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和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学必须走协同创新的道路,主张各个大学应该走出去与政府、企业、非政府、非企业的组织结成协同创新同盟,重新规划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提高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石亚军说,在我校董事会成立后国家把协同创新办学作为重要战略推进,这为我校董事会今天的会议增添了重要的色彩。2012年5月16日我校将迎来历史上第一个甲子之年,石亚军在回顾历史时指出,在60年中我校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进入教育部,也正值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发生重大转型,学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也有很多不足值得我们反思,所以明年的校庆,我们需要承载的任务和使命是非常繁重的,如何把60周年校庆活动办的有声有色,还需要校董会的各位董事们来共同谋划。
石亚军强调,在这两个背景下来开今年的董事会年会,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他表示,我校的校董们不仅有实力,而且有智慧,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责任,综合这些要素,政法大学的校董会将发挥传统观念中校董会所发挥不了的作用,将对中国政法大学未来的大跨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会上,黄进代表学校宣布成立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服务咨询专家委员会,并向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委员代表、校长助理兼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大家承担着一份非常光荣而又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为董事会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和政治家贡献自己的资源和服务,他代表全体委员郑重表态,愿意竭诚地为学校各位董事服务,他认为,通过这个服务,一方面能够造福我们的国家、造福我们的社会,同时也能提升全体委员的服务质量,这是一个对学校,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因此,全体委员将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黄进在会上向各位董事作了校长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校董事会成立一年来,广大校董尽其所能、全心全力地支持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正逐步发展成学校的决策咨询机构、战略支持机构和社会资源的联络拓展机构,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1年既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困难和风险凸现期。为此,学校今年以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学校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坚持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两手抓、校内建设和校外合作两手抓、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两手抓,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创新,推动“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黄进从十一个方面总结了学校2011年取得的成就,一是制定实施了《中国政法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动“十二五”时期开局起步发展;二是统筹引领,积极推进“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三是抓住机遇,获准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四是坚持创新,注重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和改革创新,注重研究生的培养创新和综合素质提升,使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六是瞄准高端,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水平,努力创造科学研究新局面,着力争创科研发展新格局。七是增创平台,将重心放在亟需建设和加强的学科上,采用弹性用人的引进方式,继续引进优秀人才大力以确保人才建设持续发展;八是引进优质资源,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尤其是孔子学院筹建工作取得重大实质进展;九是以“法大一甲子 携手谱华章”为主题,预备和正在展开多种形式校内外庆祝活动,以迎接学校60周年校庆;十是协同开放,大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了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多层次服务平台,设立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与校董、董事单位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的深层次合作。十一是注重民生,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
黄进强调,目前是学校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学校实现了从行业内办学到跻身国内高等教育主流行列、从法科大校到初步成为法科强校、从主要在国内办学到积极走向国际发展等等,学校成为近十年全国发展最快的六所大学之首。黄进指出,当前学校发展迎来了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等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校将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为重点,继续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国际发展、和谐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出成就。
校董事会董事高之国在讲话中指出,世界范围上看,国际法学科的老一辈专家正在逐渐隐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法学科正在逐渐走下坡路,中国也不例外。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外交的进步,中国对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领域的人才产生了迫切而实际需要。因此他希望中国政法大学能着眼国内需求,加强国际法学科建设。
校董会董事、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邢文鑫在发言指出,中国政法大学克服了占地面积小,教学设施等办学资源不足等多重困难,全校师生一直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作风,在学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校董事会董事洪虎分别从教育和科研两个方面对我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具体看法。从教学方面,他提出四个着眼于,那就是: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法学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学生拓展知识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和感情的培养。从科研方面,他建议我校开展四个专题研究。第一就是开展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研究,第二是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第三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第四就是对中国社会共识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行研究。
校董事会董事张穹就政法大学的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第一,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培养法律人才的最高学府,所以政法大学必须始终坚持培育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流的法治人才;第二,政法大学实行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开放式办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第三,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大学的发展,也是中国政法大学推进学校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法治走向市场,走向企业管理,有利于法治走进官场以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校董事会董事,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在发言中指出,人才经济时期对多元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人才知识及结构的转型一定要定位于法学知识研究和人才结构调整研究的转型。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应当面向世界,与世界知名学校嫁接包括法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商业合作,要率先高端引入国际知名法学学府资源。
石亚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第一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把中国大学的功能表述为四大功能,第一是人才培养,第二是科技研究,第三是社会服务,第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所以各个大学在思考大学未来改革发展前景的时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坐标系。石亚军强调,在人才培养方面,法大如何有效突破长期以来传统的旧有的人才模式的禁锢,真正以一种崭新的课程体系,崭新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有灵魂、有思想、高素质、宽技能、同时能够造福人民并解决国家实际问题的水平人才,这里面有许多观念的、体制的、机制的、主体的、制度的改革任务需要我们去承担完成。在科研方面,法大怎样真正再推出许多精品力作,对国家的法治建设、对国家的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这是法大人的重要任务。在社会服务方面,针对国家所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当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发挥法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的作用,在学术方面和实务方面都体现法大的影响力,这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文化产品方面,法大如何引领中国的法治文化建设,如何从我们的人才培养当中体现大学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道德的准则和典范的作用,是全体法大人值得思考的方面。石亚军指出,校董们所提的建议对学校是一种启发,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为此他代表学校向与会董事高质量高水准的发言表示热烈的感谢。
下午的校董论坛由校董会秘书长马怀德主持。会上,我校各位校董会董事和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密切磋商,共同谋划我校未来的发展大策。大家就校企合作制度、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和作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学科建设规划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磋商。此外,企业界的校董与校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与MBA的学员还进行了积极互动的交流对话,共同探讨校企合作的有关话题。

张福森在论坛上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本次论坛的举行相当成功。在讲话中他指出,政法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交流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巩固了国内法学教育最高学府的地位。但是法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很多的困难,最为突出的便是办学资源不足和基础设施陈旧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如何解决困难,改善办学资源也是校董会的重要职责。张福森强调,我们要深化合作,就要广泛吸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多方面资源加强自身建设。校董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对学校的发展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学校在成立社会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后,也要利用自身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和学科的特色为各位校董和校董单位做好服务。针对校董会自身建设,张福森指出我校董事会还处在初创的阶段,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要更多地来借鉴国外名校校董事会制度以及国内高校好的做法,尽快的完善制度,组织更多的活动、充实内容,使得校董会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又一个品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制度创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