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经验

来源:新闻中心 图/摄影工作室 卢云开   7-5   阅读:
T AAA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近日,我校在昌平校区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理论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副校长朱勇教授、副校长张桂琳教授、副校长张保生教授、李曙光教授、薛刚凌教授、王灿发教授、冯晓青教授、方流芳教授、卞建林教授、常林教授、蔡拓教授等参加了研讨会,《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高级记者汪大勇先生、《中国教育报》编辑黄文女士、《人民网》法治频道编辑杨孟辰女士应邀出席。研讨会由张桂琳主持。

石亚军为研讨会致辞。他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校举行了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凸显学术性。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有两个很重要的元素,一是今天与会的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具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回答关于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承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两大项目的专家,更应该在这个方面作出表率。二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执政62年,领导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入了全世界公认的实现富强的道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变成了一个逐步实现的现实,现在全世界都在对一个问题感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不断的稳定发展,全世界的学界、实务界、政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也应该来考虑这个问题。

从我研究中国政府改革这一课题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快速稳定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建设中,能够较好地处理好涉及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关系,比如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公权和私权的关系、国有和民营的关系等等。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在价值定位、制度安排和机制耦合三个方面,能够保持独具特色的张力,把表面上看起来对立的双方纳入统一的运行轨道,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实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这样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与众不同,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需要的,能够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福祉的制度安排,必须在加强和改进中长期坚持。

与会专家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在深入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发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副校长朱勇教授

副校长张保生教授

李曙光教授、薛刚凌教授、蔡拓教授

王灿发教授冯晓青教授

卞建林教授、方流芳教授、常林教授

《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高级记者汪大勇先生

特邀嘉宾汪大勇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学校党委组织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研讨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专家们的思考研究让人很受启发。他说,我们党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以用三个体系、三个发展、两个建设来概括。三个体系,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两个建设就是,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他希望今后能够与学校进一步紧密的合作,扩大交流,一起梳理、传播学者们思考研究的成果,他祝愿我校为国家发展、改革、创新做更大的贡献。

张桂琳做总结发言。她说,虽然对于一种模式或特色的理性反思和清晰凝练是需要相当的历史距离的,但是我们改革开放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国家所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们有理由对我们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此外,我们的改革也同时进入了攻坚阶段,或者叫做”深水区”,这也要求我们开始思考、总结我们30多年来的基本经验,所以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的研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举世公认,我们所走的发展道路是“特色”的,那么,我们的经验也应是具有“特色”的,是其它的国家和民族所不具有的。一般所说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确立、法律体系的建立等等,是很多国家走向市场经济所必需的,但还不算是特殊的基本经验。刚才各位专家从各自专业的视角,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有了很好的总结表述,讲得也很具体。她认为,从最宏观层面上看,我们党做为一个执政党,在领导全民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大力度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始终坚定不移地保持政治体制的基本稳定,始终以稳定和谐为第一要务,始终保持着对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问题的掌控和处理能力,任何时候,任何问题都不折腾。同时,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各种思潮给予疏导、包容,给予理智的对待,这一切都为我们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国内国际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改革的顺序步骤和顺序上把握的非常好,轻重缓急非常得体。我把它叫做:经济体制改革阔步先行,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跟进,政治体制改革慎重稳妥。而正是有了与时俱进的一次次的行政体制改革,才保证了我们的政府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特殊的国情民情之下,担当起对经济的调控和对社会的管理的职责。这些都是我们的基本经验。

张桂琳最后说,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研讨会,探讨总结这些经验,各位专家的思考发言都非常有见地,是我们法大的教授们献给党的生日的一份智慧的礼物。这么多年来,我们可以无愧地说,中国政法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而且在为国家立法、决策提供支持,以及法律体系的建构方面,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一点正如石亚军书记所说,就是把这所大学建了一个国家去实施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依托。今后,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学者们还将一如继往,继续为依法治国这个宏伟大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顺利推进,作出我们的贡献。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