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下午,我校第二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在国际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李树忠、组织部部长王立艳、宣传部副部长武晓红、保卫处处长林发军、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指导主任解廷民、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工作办主任高晓光、后勤办主任项云、校团委副书记孙璐,以及各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全体学生辅导员和论文获奖者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部部长卢少华主持。
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以来,学生工作系统不断总结经验,深化研究,本届的理论研讨会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实际,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提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实证为基础,要求运用相关理论深入研讨实践中我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要求将育人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共征集论文65篇,涉及队伍建设、思想教育、学风、就业、安全稳定、心理、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
为进一步加强诚信学风建设,今年学工理论研讨会由学工部组织了严格的学术打假,提交由组织部、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的专家领导组成的评审组,慎重评议后,确定了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八名,三等奖十五名。

冯世勇为学工理论研讨会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获奖论文作者以及参与此次活动的各个学院表示感谢。冯世勇指出,加强学生工作理论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需要,目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国际发展、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时代特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需要给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要求广大学生工作者必须要开展系统深入的理论研讨,推动实践工作的深入。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对于查找学生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学生工作规律,找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等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征文得到我校学生工作系统热烈响应,各学院、各部门高度重视,及早准备,提交论文质量高,数量多,视角新;以实证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展示学工系统较高的理论素养;对实践的工作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他希望全校学生工作者都应以育人为天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卢少华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度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的决定》(获奖名单见附)。

随后,与会人员就会议主题开展深入的交流研讨,几位获奖论文代表相继做主题发言。解廷民同志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再次签约影响因素的分析》一文向与会同志作了介绍;比较法学研究院的冯凯则从比较研究角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在高校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管理与控制的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法学院刘大炜则从法科学生培养中辅导员的应承担的职责分析了当前法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趋势;马克思主义学院段志义老师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最后是研讨会特别的祝福环节,学生工作部为36位学生工作者庆祝集体生日,学生工作部,与会领导嘉宾将精心准备的鲜花和精美礼品交与各位同志,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学生工作部长卢少华还亲手题写了贺卡祝贺老师们生日快乐。
附:获奖征文名单:
一等奖:
1、解廷民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再次签约影响因素的分析》
2、陈维厚 《法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提高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3、莫爱新 《权利思维下的大学生性教育》
4、冯 恺 廖焕辉《论高校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管理与控制》
二等奖:
1、王明宇 《论网络应用在团学工作上的探索与创新》
2、张永然 《法大校园团契初探》
3、宋 歌 《从168 例咨询个案分析我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4、刘大炜 《夯实学生培养的基础----论法科学生培养与辅导员应承担的职责》
5、李欣宇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6、王洪松 《对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7、张西峰 《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素质和能力的构成与提升》
8、段志义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三等奖:
1、王 彤 《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指标研究》
2、王 莉 《浅论普通高校艺术特长生的培养》
3、樊昌茂 《论高校和谐班集体的构建》
4、王家启 《班集体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兼析学分制下班集体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5、王洪松 董宁博 《论法科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基本途径》
6、姚国强 《网络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7、张桂敏 《对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8、王红晓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9、许慧芳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学风建设研究初探》
10、汪 澜《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规范化实践探索》
11、袁 芳《罗杰斯心理治疗原则对深度辅导的启示》
12、韩文生《关于我国法学教育的思考》
13、付 昕《试论“趋同化”教育下设立外国留学生辅导员的必要性》
14、赵 宏《加强学生心理建设 建构和谐文明校园》
15、王 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