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国政法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本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5月26日,由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带队,2011届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主题教育活动。
5月26日,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学校领导和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伟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和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亲身感受党的领导人和革命先烈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出的西柏坡精神。5月27日,2011届博士研究生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等爱国教育基地后,同样的感染和震撼仍然让学生不能忘怀,地下迷宫般的地道和破旧的院落仿佛又将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无数的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又一次浮现在眼前,在场的师生立下了为党和国家奋斗终生的誓言。
5月26日晚,2011届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举行了以“守望传统,神往辉煌”为主题的座谈会,热烈讨论和进一步学习西柏坡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在座谈会上,博士研究生一起守望传统和展望未来,一起学习和回顾西柏坡精神,一起学习和传承凝结在西柏坡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打必胜、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联系群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刑事司法学院王顺安教授代表博士研究生导师,结合他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经历和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体会,分享了他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的感受。通过讨论,师生们对于西柏坡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更加坚定了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的决心和投身党的事业的决心。
在座谈会上,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朱勇教授在阐释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具体举措之后,畅谈了参观西柏坡革命博物馆的感受。他指出西柏坡是创造辉煌,凝聚传统的圣地,西柏坡精神是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保持崇高的精神,研究生应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朱勇还指出,今后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应当把政治信念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活动坚持下去,要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常态化的工作坚持下去。
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在听完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石亚军充分肯定和深刻阐释了2011届博士研究生毕业主题活动的深远意义。
他指出,5月2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63年前的5月26日,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到达西柏坡,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63年后的5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2011届博士研究生到这里举行以“守望传统,神往辉煌”为主题的毕业主题教育活动,充分显示了中国政法大学对于博士研究生这一最高端的拔尖创新人才群体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培养的重视,此次毕业主题活动不仅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会成为今后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常态化举措和重要环节长期加以坚持,影响深远。
石亚军系统阐释了“守望传统,神往辉煌”的丰富内涵,强调指出两点:第一,要用传统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应当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使自己获得巨大成就,进而应该思考如何才能使此种巨大成就能够长期地、可持续地存续,并争取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毫无疑问,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优势,延续辉煌和取得更大成就的唯一道路,仍然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现有制度的巨大优势。因此,全体博士研究生应当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坚定清醒的政治立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两个务必的崇高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必将能够延续国家成就并必将取得更大的辉煌。
他还指出,博士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走出校门时迎面而来的就是社会责任。中国政法大学的全体博士研究生都要做有理想、有品位和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每一位中国政法大学的博士毕业生都应当好好梳理一下西柏坡精神,要用灵魂去悟西柏坡精神,去寻找传统和变为自己的财富,由此去创造自己的事业。在毕业和离开法大之后,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应国需、促法兴”,都能够守望传统,守望那些优良的传统,真正能够在服务国家和服务社会中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有美好的前程。

【中国网】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赴西柏坡开展毕业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