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求职经验谈】之二十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李冲的求职经验

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冲   6-1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2010年3月,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启动“求职经验谈——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求职经验交流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反响热烈。为此法大新闻网今继续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合作,希望以此推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求职经验谈》,顾名思义,本专题收录的都是今年已经成功找到工作的同学们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在这里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求职过程和感悟,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坎坷或许你正在经历,他们曾经的迷茫、犹豫或许你也深有体会。然而,要始终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到适合的方法,坚持积极的态度,再加上充分的准备,最终总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获得一次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精神洗礼。

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之谈,能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交流经验,分享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对于即将踏上求职路的大学生而言,“选择”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功课。选择的最高依据是你的价值观,直接依据是你的职业目标。主动选择要考虑的要点主要包括地域、行业、企业和岗位。或者说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应该描述为多少年后我希望在某地(北京/上海/纽约/老家的县城)某个行业(房地产/物流/教育培训等等)某个企业(500强/民企/国企等等)从事某职业(人力资源/财务/金融/管理等等)。

其中,就业岗位的选择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尤为重要,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不仅可以缩减求职时间,节省求职成本,更可以使自己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体验一份自己热爱工作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得既快又好。反之,则很可能在不同职位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只是积累了不同职业方向不成功的丰富经验而已,多种多样的工作经验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收获,反而造成自己缺乏专长、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结束低薪长跑。

在我开始正式求职过程之前,我把岗位目标主要定位为企业人力资源类职能性岗位或与之相关的猎头、人力资源方向管理咨询助理等岗位,随后的简历制作、简历投递、面试准备、offer选择等都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岗位来进行。

我之所以选择人力资源类岗位为目标是基于以下原因:1.人力资源是我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相关专业,我在专业学习中与人力资源科目有一定接触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2.在与本专业师兄师姐的交流中我发现院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前辈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人职业发展状况良好。3.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信息搜索后我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确正在朝企业核心职能部门转变,在部分优秀企业内取得良好的薪资待遇水平也并非难事,简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以及薪资待遇都符合我的求职预期。4.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业发展规划路径多样,既可以通过本职能序列内的升职道路从专员或助理一直升到总监或副总发展,也可以转投管理咨询师、培训师、专业猎头等其他岗位。因此,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可以有效避免职业发展瓶颈的出现。5.在我对人力资源课程进行学习时总结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所必备的四项能力,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行政管理所培养的个性、战略合作的眼光、内部公关的技能。我自我感觉这四项能力良好,这也是我最终定位于人力资源岗位最重要的原因。

总结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认为选择就业岗位应该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

知己方面要回答以下几点问题:1.自身兴趣何在?“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恰巧是他最喜爱的事情,那么他无疑是幸福的。”选择的就业岗位是自己所喜爱的,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工作时不会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2.个人特质适合哪些类型的工作岗位?求职前可以通过相关的职业测评网站明确自身职业生涯定位,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特质,根据自身的个性特质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3.个人能力如何?一方面,在校期间是否到企业参加兼职工作,例如企业促销等。另一方面,在校期间是否加入各种社团并参与组织活动。这些经验虽然有限,但对于招聘方来说,也可以判断出学生运用知识、积累经验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同时,大学生除了要学好并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并且要熟练掌握办公软件操作系统和具备基本的英语读说写的能力,知识结构要合理。从以上方面考察自己所具备的素质。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技能,所以在选择岗位时就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岗位或职业。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可以选择推销员、策划员、公关员、营销管理者等岗位。选择岗位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最擅长的岗位,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自己在企业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知彼方面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就业行情如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行情”。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不了解这些政策,不把握这方面的“行情”,势必在就业中碰钉子。同时,各地方政府为吸引优秀人才和调控人才流向,对高层次的外地毕业生、下基层的当地毕业生都要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外地专科毕业生大多要有一些政策限制(如北京、深圳等地多年来不接收外地专科生),掌握这方面的行情,同学们在择业时可少走一些弯路。二是社会需求的“行情”。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深入等有利因素,今年的毕业生需求形势明显好转。这对新一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大好消息。但需求行情的好转只是相对而言。从总体上来讲,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才需求增幅较大,而内地和边远地区依然变化不大,非国有企业人才需求增幅较大,而国有企业的需求仍有限;涉及高科技产业的电子、通讯、计算机、机械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基础学科和专业面较窄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难;毕业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而专科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同学们把握社会需求的“行情”,具体分析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是取得就业成功的重要前提。2.岗位的发展前景如何?一个好的岗位应该是或者接近是企业内的核心业务部门,在发展到中高层之后不容易碰到晋升瓶颈,或者说跳进跳出岗位和行业比较方便。3.岗位职责与需求人员素质是什么?由招聘方撰写的招聘岗位职责与招聘要求对岗位工作内容和所需工作人员的素质有较全面的概括,是微缩版的岗位说明书,求职者通过了解岗位工作内容和所需人员素质对比自己的期望值和素质水平以评估此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总而言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首先要从搜集需求信息入手,信息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信息越可靠、详实,越有利于你的取舍。其次,要善于筛选信息。筛选信息要从自己和招聘方两个方面着眼,从自身来讲,要考虑自身条件适合哪些单位,比如:你所在的学校允许在多大范围内择业?你所学的专业适合那类工作?你在年级的综合排名怎样?你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你在就业竞争中实力(如专业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活动能力、工作经验、科研或创作成果等)如何?从招聘方来讲,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人才结构、需求情况,都是在筛选时慎重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种种主客观因素,才能使你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择业方向,进而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