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选拔赛决赛于5月7日进行完毕。决赛由初赛晋级的24名选手分六场进行,每场模拟法庭原告、被告方各由两名参赛选手担任诉讼代理人,由一位审判长、两位陪审员担任评委嘉宾。
决赛六个赛场案件安排相同,均为上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决赛使用的案件。即原告诉被告(某电视台)在制作电视连续剧中出现原告手机号码致其受到电话和短信骚扰案。
7日下午明法楼204竞赛中,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张涛担任审判长,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张纲、李亮担任陪审员,原、被告方诉讼代理人分别为原鲜先、吉冠浩和吴盈盈、何陈夫。
审判长宣布开庭,“法庭”始终保持安静肃穆。接下来的确认代理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及最后陈述环节,双方依次就被告是否对该编造出的手机号码负有核实义务,被告“泄露”原告号码是否构成侵权,原告隐私权是否受到侵害的事实等方面进行了激烈争辩。原告方面对庭审人员讲学理、引法条,阐述原告隐私权、生活安宁权受到侵害的事实以及希望得到相应经济赔偿的请求;被告方条分缕析,对原告方所述内容一一驳斥。
休庭后,评委嘉宾对场上选手进行评分。参赛选手依次发表参赛感想,原告方称审判长对于己方的关键提问使其意识到自身举证的不足;被告方说与逻辑严密的原告方激烈争论受益匪浅。嘉宾对比赛所用案件原型案件进行描述,对双方选手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强调充分利用赛场规则是在赛场上取得更加出色表现的关键。决赛结束后将有9名参赛者晋级,最终组成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