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全国教育系统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参加了报告会,随行的还有学生处处长李秀云以及我校学生代表共10人。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云南省委联合举办。该场报告会是报告团继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和群体分别作报告之后,为首都高校师生代表所作的专场报告。报告会上,5名报告团成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杨善洲同志模范践行党的宗旨、一生为群众谋利益的先进事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平凡故事,一句句情真意切的朴实话语,还原出一位一生清廉履职、淡泊名利的基层领导干部的质朴形象,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实实在在地感受着一名一辈子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老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
聆听着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回味着老人生前平凡的话语,感动之余让人深思,是怎样的精神境界铸就了这样一颗饱含对群众体恤之情的公仆心?“不要想人民、党对不起我们,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正是这般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了杨善洲同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节俭清廉的公仆情怀,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
会后,石亚军指出,杨善洲同志不但是我校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使命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信仰追求的楷模,更是全校师生淡泊名利、刻苦学习、自强自律、天下为公的榜样。他希望,法大学子能够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更需要认真学习体会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更需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更需要塑造自己成为一名政治过硬、追求正义、有所担当的法律人。
冯世勇在与参加报告会的师生讨论时强调,2011年是庆祝建党90周年,应当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与之相结合,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员自觉提升自身修养,基层党组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并适时举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他还要求,参会的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在学生组织、社团内部开展集体学习、主题教育的活动,以提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党性觉悟,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座谈会上,法律硕士学院2010级学生丁有良说,“在听过杨善洲同志的故事后,我的心情很快归于平静,就像读史铁生的文字,给人以沉静,让人心如止水。一位平凡的老人二十二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只有青山为伴;一名共产党领导干部五十八年的无私奉献,但有民心为证。年轻一代的我们,不褪去浮华、焦躁、急功近利,又怎能担当起法律人‘社会良心’的时代赋予?对于一名立志成为国家公务员的我来说,我将以杨善洲老人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做一名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一个人的理想到底能走多远?”当校学生会主席刑事司法学院2008级学生吕元乔在听完报告会后,就将这两个近似于苏格拉底式盘问的话题放在了自己的心底,反复地拷问着自己。他说:“我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像你无法估量杨善洲老人对我心灵的震撼!但是,这场报告会后,我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校级组织的学生干部,我将全心全意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服务同学,为自己身边的老师、同学和亲爱的母校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而作为即将步入大四的法科学生,当我们终将成为一名强调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职业法律人时,我们还需要提醒自己当社会实现了我们某项权利的时候,不要忘记履行为这个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安康尽一份绵薄之力的义务。这才是报告会对我最大的启示,我也将会继续宣扬杨善洲同志的精神,让身边更多的同学去感悟、去成长。”
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学生马玉,在报告会后,含蓄地说:“听完报告,我非常感动,感动的是他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那种坚守,然而我却感到遗憾,遗憾的是我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我作为一名全心为同学服务、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普通学生干部,我无怨无悔,这也是杨善洲老人带给我的精神启迪——坚守铸就成功,平凡成就伟大。我坚信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犹如一艘行驶在没有灯塔指引的大海中的孤舟,很容易在时代的潮流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我深信,只要肯脚踏实地,坚守自己的信念,我将在为同学和老师默默的服务中实现自我,那时,我离优秀也不再遥远。”
报告会对于90后的大学生同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来自国际经济法学院2009级5班的邹文博说:“这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课,这次报告会为我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开阔了眼界。我从未想到在遥远的彩云之南,竟有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以我从未见过的生活方式过了一辈子,杨善洲爷爷的事迹对我们90后的年轻学子来说,无疑是新鲜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然而它是真实的,诚然我更相信在我的身边或者更遥远的地方有很多像杨善洲老人一样坚守一生、无怨无悔的优秀共产党员,只是我们要用眼睛去寻找的更多,把视野打开得更广阔。温家宝总理曾说,‘年轻人应当仰望星空而脚踏实地’。但现实学习生活中,青年学生往往比较浮躁,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因此,我们不单单要会走路,更要踏得实、走得稳。入校以来,学校教育我们,身为法大学生,不但要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更要做一个能够对社会负责的人。因此,作为一名法大学子,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要把目光放远,追随无数优秀的前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同时,我们还要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先服务社会,实实在在地把双脚真正地落在实处,这样才能成就自我,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同是来自国际经济法学院的大一新生海伦,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先进事迹报告会,她略带兴奋的说:“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大屏幕上,有一张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泛白的中山装,站在青山绿地上,明亮的阳光透过林间照亮了他慈祥的笑容。如果不是注意到他眼神中流露着坚毅,没人会觉得他跟普通的邻家老爷爷有什么不同。然而正是这位老人,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给了我心灵的感动。还记得高三那年,正是怀揣着“为华夏苍生,尽绵薄之力”梦想的我,宣誓入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想,我来到了法大,开始学习法学。进入法大后,我立志成为一名持正义之天平、秉承公正的法律人,成为一名心系百姓,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今天我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杨善洲爷爷是党员,我也是党员;他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我要从学生自身的角色做起——从今天起,认认真真听好每一节课、关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尽心尽力地为公众做好每一次法律援助、善始善终地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志愿服务……我会像杨善洲爷爷一样,牢记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坚守生而为民的信仰。我相信,每一个追逐信仰的生命,终会成为信仰的一部分。坚守虽难,难为亦当为之!这就是我今天的收获,也是一生的承诺。”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代表会后回到学校后,纷纷表示一定会将报告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同学们分享,让大家一同学习体会杨善洲老人的精神境界。校学生会、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学生组织、社团还开展了围绕以“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会、交流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法大一个特殊群体的党支部——刑事司法学院国防生党支部,在支部书记、10中队指导员易超的组织下及时召开了学习交流会,与会国防生均表示,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每一名国防生党员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对于国防生学习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自身成长成才有着模范榜样作用。他们坚信,作为共和国的准军官,他们能够在祖国需要的任何基层岗位上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积极创造自身价值;作为法大学子,他们能够怀着一颗公正的心,勇于担当、敢于奉献,扎根军营、不辱使命;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他们能够时刻坚定政治信仰、完善道德人格,为军队人才建设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