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全国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际,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成立十年纪念暨学生工作2010年研讨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韩呼生、处长方伟出席会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专门发来书面致辞。

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广东商学院七所院校学生工作系统的代表以及我校副校长马抗美、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学工书记、辅导员、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与会。会议由冯世勇主持。
22日上午九时,举行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开幕式通过一段视频短片,简要回顾了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成立十年的历程。在新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原先由司法部主管的六所政法院校分别划转自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我校于2001年发起成立“全国普通政法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协作组”。十年来,协作组发挥了促合作、扩交流、增凝聚、展风采的积极作用,坚持更新理念、服务根本、创新发展,坚持立足本职、守土敬业、育人为本,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的工作原则和理念。

副校长马抗美代表学校致辞
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发起人之一,副校长马抗美代表学校致辞。她深情地总结了半个多世纪来,各大政法院校的办学历程中所体现的共同历史写照——法治兴,则学校兴,法治衰,则学校亡。而全国政法院校紧密团结、广泛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形成了一个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大家庭,“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正是在这种血缘关系中继续保持友谊与合作的模式创新。作为在学生工作系统中战斗了十余年的一名老兵,亲眼见证着协作组不断发展壮大的她感慨道:协作组历经十载,当重新聚首军都山下,协作组成员已由初创早期的六所院校发展到八所,参与学校范围在不断扩大,涉及学校地域覆盖广、学校种类日渐增多;协作组活动形式已不再局限于每年例行的年会,而是应实之需,不定期地广泛开展各种专题研讨会,交流合作不断上规模和上层次;研讨会主题与时俱进,广泛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学籍管理、招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政法院校育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韩呼生讲话
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韩呼生在讲话中,通报了全国高校毕业生结业总结宣传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五十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评选标准和流程,并从高校就业改革和社会需求供给的角度强调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使与会各政法院校对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评选有了新的认知,提升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认识的新高度。

学生工作部部长李秀云宣读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的书面讲话
学生工作部部长李秀云宣读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的书面讲话。他在讲话中,肯定了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成立十年来,通过召开年会和专题会议等多种方式,探讨了政法院校在新形势下开展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总结和交流了政法院校在学生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较好地实现了各政法院校间学生工作的信息共享、学习借鉴、协作配合,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培养、管理和教育等工作,而且也为促进全国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政法院校毕业生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全国政法院校毕业生囿于社会需求对专业性质的要求,就业仍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因此,他希望借此次会议,各政法院校能深入探讨和研究,努力探索具有政法院校鲜明特色的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新领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政法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政法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冯世勇(右)将会旗传递给2011年承办高校西北政法大学纪委书记李邦邦(左)
此外,会议还通过了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标识和会旗。并由冯世勇将会旗传递给2011年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年会的承办高校西北政法大学纪委书记李邦邦。

在大会主题发言阶段,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温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齐文远、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张志强、西北政法大学纪委书记李邦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明泉、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礼、广东商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谢访春及各校学生工作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主题发言。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总结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在总结发言时讲到:展望未来十年,正是《规划纲要》的实施期,也是各高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期,还是国家法制建设大发展、政法高等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他希望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能够抓住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在组织规模上进一步扩大,充分吸纳各地具有法科教育背景的政法院校;二、在组织形式上要有所健全,突破学生工作系统一家“造车”,形成多学科、多部门、多点研究的体系;三、在研究内容上,紧跟高校学生培养、教育、管理的最新实际,拓宽研究领域,协作开发、研究新的课题,解决共同面对新的难题;四、强调理论研究、探讨的实用性,重点关注学生培养、管理、教育研究中学工队伍工作能力的提升,以发展学生为本,加强学生工作法制化管理,为更好的培育政法人才贡献力量。
在下午进行的分组研讨会上,八所院校的与会代表分别就三个主题展开讨论:一、政法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以及对策研究;二、政法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途径探索;三、学生事务管理中疑难问题探析以及解决途径。各校代表分别从本校、本地区学生培养、管理工作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的管理理念,广泛交流学生工作系统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十年间,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共举办年会八次,心理专题、管理专题、就业专题等专门性会议四次。在过去的十年中,每年在各高校举办的年会、专题会上都就该年度政法院校学生管理和培养工作中,产生的同样问题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进行研讨和交流,以总结不同的实践经验,学习有益的培养方式。在各次年会和专题会议上,政法院校就学生培养工作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政法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建了多种政法类院校办学、培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形式,以较好的进行了各院校之间学生工作方面的信息沟通、课题研究、成果共享、协作配合,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
回首十年一轮回,我们心存感慨,而当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会旗年传递到2011年承办院校西北政法大学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启了新一轮政法院校学工人的奋斗里程。展望新的十年,我们在法大军都山脚下许下心愿——在新的十年里,全国政法院校学生工作协作组一定会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协作,在培养优秀政法人才的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加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事业的前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