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徜徉在自由与梦想间的舞台——记第一本校园时尚杂志《痕迹》

来源:通讯员 张凯月 实习通讯员 姚人琳   4-20   阅读:
T AAA

一本以校园人物为主的民间娱乐杂志,一份传播优秀文化、服务学生生活的原创作品,一部包罗大学生生活资讯的时尚宝典——《痕迹》,在微带凉意的秋日中掀起了一股个性而特色的潮流。一时间,教室、办公楼、宿舍、BBS……校园处处都留下了《痕迹》的身影,它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草根而不低俗,娱乐而不枉学,它的独创性和时尚性早已决定了它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痕迹》承载了学生们追求自由、实现自我的梦想,传承了大家发扬个性、独具创新的精神追求。

自己做自己的明星,自己做生活的主角

《痕迹》的主编阿花是07级法学院的一名学生,从对他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其实杂志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真正的创刊发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很早之前,创办一个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校园时尚杂志的想法已经在阿花的心里萌芽,但毕竟自己的专业是法学,而且又从没有真正接触过杂志和娱乐方面的东西,他还是不敢贸然行动。我们知道要创办一份杂志实属不易,毕竟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少之又少,可是阿花那种追求自由、不受束缚、想做就做的个性促使他不能也不可能一了了之。于是,在8月中旬,阿花召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系统地对杂志进行策划,着手杂志的创刊。

万事开头难,由于还是在暑假期间,大家天南海北,阿花和其他的人只能每天在QQ上交流想法和意见,创刊号的策划、采访、编辑全部都是在大家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完成的。一个个困难接踵而至,联系的不方便、资金的缺乏、人员数量和专业知识的不足都没有动摇大家执着的决心。阿花和另一个同学用自己的学费暂时垫为杂志的创刊经费,一系列摸索之后,这惺惺相惜的十三四个人为了同一个梦想,组成了“左右工作室”,撑起了这份杂志的一片天!

左右工作室目前虽并不是一个社团,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个个是精英,他们来自各个院系、各个年级,有的擅长摄影、有的擅长版面设计、有的擅长与商家洽谈充实活动经费,他们有着无数独特的想法,他们用一种个性的视角来理解和诠释时尚的内涵。杂志的创办者对各个环节都做了认真规划,阿花告诉我们,其实当初在杂志命名时,他们曾尝试了“麦田”“极光”等名字,但最终将其定为“痕迹”,追其含义,就是记录大学生成长的过程,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每个大学生都可以自己做自己的明星,自己做生活的主角。

当看到自己精心努力的成果——《痕迹》创刊号出刊,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欣慰的同时也有着一丝小小的成就感。但由于经验不足和一系列瓶颈问题,创刊号仍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可左右工作室的成员们毕竟已经努力过了,他们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开创了一个平台和模式,为杂志今后的发展早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导时尚潮流,贴近大学生活

作为第一本校园时尚杂志,我们从阿花的口中得知,在杂志中,时尚是其中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促使大家追求和发扬个性,引导时尚潮流。但它还仅仅是个噱头,杂志主打的还是人物,它侧重通过对在校牛人、毕业生、时尚达人等与众不同的各种人物的介绍和采访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以人物表现人物。通过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优秀人物的宣传达到其精神和内涵的传承,从平凡人中挖掘出一份不平凡。

当我们拿起这份杂志,第一眼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那美丽的时尚模特,她就来自我们当中。板块设计虽然是Beauty,但它不仅指这女生漂亮时尚,更侧重的是她的内涵和与众不同的经历。毕竟每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美丽,只不过她们的表现方式不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那一份“不平凡”,成为自己的主角。

杂志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寻找感动,“TO BE TOUCHED”是杂志想要表达的另一个主题。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感动,感动人的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平凡的,也可以是不平凡的,最重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触动。鸡蛋灌饼摊老板、流浪猫、捡垃圾的老奶奶、支教的活动……他们每一个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这些细小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触动,引导我们更贴近自由的灵魂。

翻阅杂志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包含了许多板块,校园明星、音乐、动漫都在其中,涉及的内容也是由心而发,尽量使其贴近大学生活。阿花说杂志本身的内部成员也不受任何体制的束缚,从做这本杂志到看杂志是一个释放心灵、挣脱枷锁的过程,是追求自由的象征。吸引人的地方永远是一个事物的个性和特点,而杂志的个性和特点是由里面每一个因素构成的,因此《痕迹》不会限制任何的个性特点,无论从图片到文字,还是从版面设计到娱乐精神,不会拘束想法。当然,能不能吸引别人就要看个性是不是足够鲜明。想抓住所有人的口味真的很难,但阿花自信的是总能抓住一些人的口味,他也希望杂志会越办越好,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和认同。

如今,《痕迹》已经与纽约国际婚纱摄影合作,第二期的商家赞助也有了着落,左右工作室的成员在不断地扩大,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也给予了阿花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一切都开始逐渐走向正轨。从第三刊开始,也会向全校征集封面模特,向全校同学征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使杂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如果一切顺利,解决资金的瓶颈,成功地渡过摸索阶段,慢慢走向成熟,杂志会在每月中旬免费向学生发送,使其成为一本真正的民间杂志。

毁誉参半的评价,乐观积极的心态

杂志出刊后引来大家各种各样的评价。有的人表示了对杂志的支持和喜爱,说能出一本杂志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而且杂志做的很漂亮,风格很突出,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杂志的创新性和专业性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反响还是不错的。有的人也给出了一些负面评价,如语言太过通俗、定位不够明确、太过注重形式、一些介绍并不实用等。而更多的人是给予了鼓励和建议,希望《痕迹》能够更加贴近生活,给同学们实质性的信息帮助,寻找自己的风格,不要刻意模仿追求奢华。

阿花笑着告诉我们,当时看到那些负面评价内心确实有一些小小的失落感,毕竟自己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但他仍然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有信心精益求精,把杂志做得更好。他说:“《痕迹》杂志发行了,但我们知道,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不够专业,不够水准。第一期的工作基本都由非专业人士完成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努力,需要广大同学的建议和支持。希望能在你们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当然,我们更希望能有一批对这方面有一些了解和创意的同学加入我们,来一起完善这个杂志,一起和他成长。”朴实的语言,流露出一颗充满梦想的心灵,彰显出阿花希望通过《痕迹》盘活法大校园文化思想的愿望。

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努力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论擅长与否;他们不断认真努力,不论成果是不是得到所有人的赞许。我们的编辑阿花,就是其中之一。他积极,他乐观,他竭力,他在乎读者的评价,想要完善每一次的编辑…因为热爱,他用心为杂志付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坦然承认自己需要磨砺,也仍旧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成为更优秀的编辑。他不求回馈,只希望创办出更好的《痕迹》,他不计付出,为所有读者全心全意!

这本带有独创性的校园民间杂志,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有梦想的学生追逐自由、实现自我的决心,它不仅仅是一份时尚杂志,更是凝聚法大学生、拓展创新意识和实战精神的舞台。在越来越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它的曙光将要来临,祝福《痕迹》有个光辉灿烂的明天!能够在法大留下一串串与众不同、独具个性的痕迹!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